您将了解以下内容:
TDF与TAF在肝癌方面的效果
研究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分享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上专家学者们的权威研究报告。
这次的主题是Way-KaySeto教授带来的“使用丙酚替诺福韦(TAF)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长达四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率和临床特性”。
去年年底刚刚在国内上市的乙肝抗病毒新药TAF是替诺福韦酯TAF的升级版,比TDF具有更高的血浆稳定性,在抗病毒治疗药效上和TDF相同,而大幅降低了TDF对骨骼和肾功能的副作用,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
TAF之所以可以用更小的剂量达到相同的疗效,是因为与TDF代谢场所不同。TAF经血液流入肝脏后,经肝细胞膜上的OATP1B1及OATP1B3主动转运进入肝细胞,同时也能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肝细胞。进入肝细胞后,在羧酸酯酶1(CES1,主要在HBV感染肝细胞中表达)的作用下脱去苯环形成中间产物Ala-TFV,Ala-TFV又经化学和/或酶作用转变为TFV,而后TFV经磷酸化变成TFV二磷酸发挥抗毒作用,或以TFV原型经肾脏排泄。
也就是说,和TDF相比,TAF增强了活性药物(TFV-DP)向肝细胞的递送,降低了TFV在循环中的水平,从而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给大家讲解过,使用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降低乙肝患者的肝癌风险上是否有差异。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使用替诺福韦的患者中,有多大的概率将会患癌,而TAF在减轻肝癌发生率上,是否相比TDF有优越性。
科学家团队设计了一项双盲、活性对照3期的研究,在第一组中有位乙肝患者一开始使用TAF、位乙肝患者一开始使用TDF,在96周后都开始进行TAF治疗。第二组中则有位初始TAF乙肝患者、位初始TDF乙肝患者,在抗病毒周后也换为TAF。
主要观察周、即四年后的乙肝患者们的乙肝表面e抗原HBeAg变化、HBVDNA水平和肝病进展情况。
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研究人员控制了使用TDF和TAF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人种、初始乙肝特征等基本相同。
最后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上图,一共有0.8%使用TAF的患者和2.1%使用TDF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四年内患肝癌,总共16名患癌乙肝患者,其中2人死亡。
但是,单就此项研究而言,我们并不能得出使用TAF的乙肝患者比TDF有更小的肝癌发作率,这一结论仍需要更多的验证实验、或者更大的样本数据来支持。
那什么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呢?
如上图显示,使用TAF的患者普遍比使用TDF的患者肝癌发作的时间更晚。这或许意味着TAF有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活跃性的能力,可以有效延迟乙肝患者的肝癌发作。
同时,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乙肝患者通过TDF或TAF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实现病毒抑制,TAF比TDF在帮助乙肝患者实现肝功能恢复(即ALT复常)上有更好的效果。
虽然单项研究并不能完全证实TDF和TAF在抑制乙肝患者肝癌发病率上的优劣性,但是这是一个挺有意义的启发。希望后续有更多的科学家对此进行验证实验,从而让更多的乙肝患者摆脱肝癌的噩梦。
扫码入群,和全国战友谈天说地,还有医学生为你定期解读检查单。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Vili未你
更多肝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