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从强到强
年6月25日,是我在intertek的最后一天,也是同一天,ThermoFisher给我发来了Offer。从5月1日至今差不多2月,整个跳槽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中间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从更新简历并投递,到完善简历排版,训练面试流程,斟酌面试说辞,准备对面试官的提问,与工作的冲突,和新同事的交接,无一不在挑战我的耐心与细致程度的极限。以至于,当我收到ThermoFisher的offer时,我感受到的不是开心,而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幻若隔世的,哦?好像就这样回到强去了。
结果当然是好的,能够回到强企业也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可能对自己的价值都没能形成一个合理的预估预判断,这对于一个5年的职场人来说,应该是不合格的。好在这次跳槽给了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也可以借此来反思一下,我这5年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哪些对?哪些错?作为一个毕业就加入强的人来说,起点不算低,但又是为什么让我选择离开?又是什么原因我花费了5年才能再次回到那里?我的长处在哪里?弱点又是什么?作为一个5年的职场人,绝对不会再视为职场新人,那么未来的规划又该是怎么样的?
来吧,回到那个同样炎热潮湿的年……
1、Pepsi时代:.6-.12学生思维
由于时代久远,很多细节都已经化成模糊的幻影在脑海中飘荡,留下的只有那快消品特有的快节奏工作,不计其数的加班日常,还有几个同期入职,现在依旧是好友的同事们。
有趣的是,虽然在这一段很短的时间里,被领导请去问话,训斥,甚至直接被问“你适不适合这份工作”的次数不胜枚举,但是我并没有因此对Pepsi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当时选择离开,可能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自信,内心OS基本都是这样的:哎,反正就是自己不行,得了走吧走吧,找个合适的地方先混着,别给人拖后腿。
还别说,纵然当时啥也不懂,但是“是自己不行”这点,还真是恰如其分,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一个判断。回想起来,一个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从“学生思维”转变成“职场思维”,对男人而言更甚,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男人事业发展要比女生晚几年”的说法。学生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等、靠、要”,等着别人来告诉你做什么,靠着别人主动给的东西才能完成任务,什么事情都是问别人要这要那。
我记得当时我的电脑连不上打印机,这其实让IT来看一下就能处理掉,但是因为学生思维的影响,我充分贯彻了“等靠要”精神,并没有及时和IT说这件事,直到后来Manager把我叫去问话,我才和Manager说了这件事。Manager可能都快被我气乐了,后续具体说了些什么我已记不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时Manager已经动了“杀心”(后面被Supervisor拦住了,不过从结果而言其实是一样的,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学生思维说到底就是一种极其被动,极其自私的思维,什么事情都要等着别人主动来找,才会针对相应的指令或者提供的材料,处理相关的事情。虽然我固然可以抨击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习惯了“出题-做题”,一切的条件都是给定的,模式化的,你只要按照出题人的意愿把答案写出来就行,但是现在,我也会反问当时的自己,别人可以,为什么就你不行?一切的源头,其实还是在自己身上。
我当时也无法理解,Manager所说的,Pepsi这个公司,薪资可能现在不高,但是这是一个优秀的平台,好好做,未来的路肯定会越走越好这类看起来是“画大饼”的句子。这种话放在普通企业,可能确实是在画大饼,但是别忘了,Pepsi作为强排名前的企业,这个所谓平台,其实就是企业能够提供给员工的各种资源,包括更宽泛的工作范围,更多的转岗、晋升机会,更正规、完善的福利待遇,以及团队的归属感等。这些东西,回想起来,Pepsi确实做到了,很多同期入职的同事们,在度过了那段刚入职的困难期后,都确实有了更好的发展,离开的都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企业和职位,没有离开的都实现了转岗和涨薪。这么一看,啊~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次跳槽的时候,有些企业的面试官会问及加班,我表示可接受月底加班(财务工作者永远的痛QAQ),甚至到很晚的那种。之所以能有这种底气,也是来自Pepsi的归属感,Pepsi不会让你觉得你是一个人在加班,而是整个Team都会为了任务而一起奋斗,Supervisor和Manager虽然不会帮下属做一些实际的事情,但是如果下属有任何需求(比如需要某个高层的批复),Leader们会积极联系相关人员,打开通道,保证任务顺利的完成,中间不会有半句怨言和半点的情绪,哪怕出了问题,也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会责骂或者进行人生攻击。
综上,我的毕业第一份工作,因为自己的“学生思维”,只持续了半年,就结束了。
2、Intertek-Softlines时代:.2-.2混沌与堕落
从Pepsi离开后,修整(瞎玩)了2个月,我加入了Intertek,并在这里度过了第一个5年中剩下的4年半。在这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有好的,也有坏的,起起伏伏,如梦似幻,现在想起来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从整体的职业生涯来说,从Pepsi到Intertek,其实属于“自降身份”,毕竟Intertek无论从制度,环境,还是行业地位,都无法和Pepsi比较,但是由于薪资比Pepsi高一些,因此也不能算跳槽失败,至少这里能够容下当时还是一身臭毛病的我。
在Intertek的时光可以分为前后两段,第一段是在纺织品财务部度过的,为期2年。怎么形容这两年呢?懒散,堕落,不上进,情商低,躺、丧等等各种各样的贬义词,统统贴在我这儿,基本都恰如其分。倒不是说工作上差劲,相反,工作的进展非常令领导们满意,以至于我还在年底获得一次最佳员工的称号。但是,我要说的是,只有能够记住每天做了什么,与昨天的自己有了什么长进,才能算是生活,否则,就只能算活着。
在-这两年里,我就真的是公司-家里两点一线,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玩游戏,没有一点长进,也没有任何进取心。当时不仅在LOL上和好友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周六和周日基本都是奉献给LOL的,在王者荣耀方面也因为玩的较好,也聚拢了一群开黑的队友没日没夜的玩,每个人都以打上荣耀王者为荣,其他的,什么也不想,未来这个词对我来说就像一缕淡淡的青丝一样无足轻重,没有梦想,更没有对未来的规划。
作为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职业以及未来人生的规划对自己有多重要,我当然知道,但是神奇的是我却不愿意去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审视自己目前的处境,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有效的实施。说到底,当时的我更多的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活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自己从Pepsi到intertek之间的落差感到愤懑(看看,本事没多少,脾气倒大的要死,企业好与坏说到底也是自己选的,现在反倒数落起intertek的不好来了,Pepsi要是真的好,当时就应该咬着牙留下来,而不是像只被打败的狗一样逃走,可见当时的想法自私又幼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