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可导致致命性的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细胞肝癌(HCC),失代偿,肝移植或死亡。现研究已经明确慢乙肝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包括肝细胞肝癌(HCC)。
前有来自亚洲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与恩替卡韦(ETV)相比,替诺福韦(TDF)可以降低肝细胞肝癌(HCC)或肝硬化等这类并发症的风险。研究人员将这一差异归因于无环核苷膦酸酯(acyclicnucleosidephosphonates,ANP;阿德福韦酯和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类药物跟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在胃肠道中前者具有诱导干扰素(IFN)-λ3的附加作用的差异导致(详见文章:重大发现:各核苷(酸)类似物免疫调节作用差异巨大)。
而在此次的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上,法国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评估前瞻性ANRSCO22Hepather队列中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对慢乙肝患者的肝细胞肝癌(HCC)风险影响的研究结果,似乎对上述来自亚洲人群的研究结果并不认同。
在ANRSCO22HEPATHER?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治疗选择:一个法国人群队列中?纳入了例既往或目前有HBV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研究人员选出了所有名HBeAg阳性/阴性(或不清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他们在入组时均接受了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合并感染HDV和HCV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研究人员根据替诺福韦(TDF)或恩替卡韦(ETV)治疗比较了它们之间肝细胞肝癌(HCC)和其他肝脏并发症或死亡的发生率(每年名患者(95%CI))。
研究人员对其他临床结局指标的分析进行了调整。
其中有名患者接受替诺福韦(TDF)治疗,另有E名患者接受的是恩替卡韦(ETV)治疗(而有名受试者接受过两种药物治疗)。
接受替诺福韦(TDF)和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患者在种族,基线肝硬化,肝相关事件的既往史方面无差异。
在平均45个月的随访中,报告了75例发生肝细胞肝癌(HCC),35例发生失代偿期肝硬化,15例肝移植和78例死亡(IQR26-53)。
替诺福韦(TDF)治疗组肝细胞肝癌(HCC)、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移植或死亡发生率跟恩替卡韦(ETV)治疗组没有差异,分别为8.8(6.4;11.8),3.4(2.0;5.4),2.6(1.4;4.4,8.9(6.5;12.0)和9.1(6.3;12.6),4.9(3.0;7.7),1.3(0.4;3.0),11.1(8.0;14.9)。如下表
单变量和多变量校正的危险比没有显示核苷(酸)类似物(NUCs)类型与肝细胞肝癌(HCC)或其他肝脏并发症之间有关联的证据。
根据以上研究数据,研究人员认为,在法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首个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包括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患者,替诺福韦(TDF)和恩替卡韦(ETV)治疗患者的肝脏相关事件无差异。(更多肝病新药研究信息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