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四项:肝纤维化无创、全面检测新方案!
摘要文字:IVC、HA、LN、PⅢNP肝纤四项联合检测,更早、更快、更准确的检测肝纤维化
摘要图片:
正文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都要经过肝脏进行合成、代谢。但肝脏功能多任务重,干的活多了,难免会“出错”,比如大家熟知的肝炎,除甲肝、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外,还有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等。
所谓“养肝就是在养命”,如果肝代谢不正常,人体所需的养分得不到及时供应,身体各个器官都无法正常工作,其中肝纤维化就是肝病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肝纤维化早期检测为什么至关重要?
肝纤维化是“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一发展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即长期反复慢性肝损伤的基础上形成的肝脏组织结构的改变,这是一种不正常的修复性过程,偏离了正常轨道,容易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这个过程具有隐匿性,患者可以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者仅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肝炎表现的情况下,被隐形杀手给盯上。按照国际标准,肝纤维化的病理程度分为4期,即S1—S4。S1和S2阶段,治疗效果最好,容易逆转肝纤维化,使病变的肝组织结构恢复正常;S3阶段,治疗效果将大不如前,肝纤维化不易被逆转;S4阶段实际上已属肝硬化,此时逆转肝脏已硬化的部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检测发现对于逆转肝纤维化的发展,预防肝硬化与肝癌的发生十分重要!
我国肝病十分普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达1.2亿人,每年乙肝发病人数达余万,其中很多转变为慢性肝炎,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尚可逆转至正常,如果损伤因素长期不能去除,纤维化的过程长期持续就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早期诊断脂肪肝、肝纤维化并及时治疗是防止发生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因此,为切实解决临床肝纤维化检测困境,医院推出“肝纤四项”联合检测套餐,可有效提高临床肝纤维化检测效率。
“肝纤四项”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简称“肝纤四项”,具体项目包括IV型胶原蛋白(IVC)、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以及Ⅲ型前胶原N端肽(PIIINP),是临床判断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有效血清学指标,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病情程度的重要参考。作为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推荐的联合诊断指标,“肝纤四项”可有效减少肝活检需要。
“肝纤四项”临床应用
项目简称
中文名称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
IVC
Ⅳ型胶原蛋白
ng/ml
肝纤维化早期筛查敏感指标
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和疗效
在肝硬化患者群体检测敏感度优于传统检测指标
其他疾病(肺纤维化、肾纤维化、肿瘤转移)
HA
透明质酸
ng/ml
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
癌症病情观察指标
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功能不全检测指标
LN
层粘连蛋白
ng/ml
反映肝窦毛细管化和汇管区纤维化的重要指标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检测指标
其他疾病(银屑病、难治性癫痫)
PⅢNP
Ⅲ型前胶原N端肽
15ng/ml
反映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动态过程的灵敏指标
预测肾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其他疾病(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纤维化等)
肝纤维化早期检测至关重要,而目前临床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依然是肝穿刺。但由于该方法为有创诊断,且有3%的可能性出现并发症,因此推荐临床采用“肝纤四项”联合检测方法,可有效提高肝纤维化检测准确性。
推荐检测人群
科室
推荐检测人群
肝病科
1、乙肝、丙肝等各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2、原发性/继发性慢性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
3、肝豆状核变性和血色沉积病患者
4、脂肪肝/酒精肝患者
5、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6、各种因素引起肝损伤的患者
建议每3个月检查1次
体检科
1、酗酒和长期饮酒的人群
2、长期接触或摄入各种有毒物质的人群
3、嗜好低蛋白饮食和偏爱肉类煎炸食品的人群
4、长期服用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精神药物、抗甲状腺药物、降糖药、口服避孕药等可能会引起肝损伤的人群
建议每半年检查1次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患者
2、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
建议每3个月检查1次
内分泌科
1、高脂血症患者
2、II型糖尿病患者
3、甲亢患者
建议每3个月检查1次
消化内科
脂肪肝患者建议每3个月检查1次
肾内科
肾损伤患者监测肾基底膜改变,早期预防GFR降低,建议每3个月检查1次
其他科室
参考以上建议
医院,与您一起守护肝脏健康!
◆◆◆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