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包括气溶胶传播,那地面上

时间:2024/7/16 11:20:06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地面上有没有病毒?我会不会踩上病毒带回家?鞋子要不要消毒?武汉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防制所副所长陈晓敏,医院病区护士长李岩、总护士长陈红是这样说这样做的。资料图新华社记者邓华摄听听武汉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防制所副所长陈晓敏的观点:问:地面上有没有病毒?陈晓敏:就目前研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者接触传播的,飞沫不会长时间在空中飘浮,所以空气中不会有病毒。飞沫沉降在物体表面,或者通过粘有病毒的手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因此我们要经常洗手,一回家就洗手。飞沫沉降到地面,地面也是有可能沾染病毒,但病毒量是非常少的。现在武汉的公共场所基本没有什么人流量,只要不是人群密集,应该是安全的。恰好有一个确诊患者打了喷嚏,病毒飞散空中再落到地上被你踩回家,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非常低。问:作为专业消毒人员,你们怎么处理鞋子?陈晓敏:作为专业消毒者,我们主要是去疫源地消毒。我们会穿专用的胶靴,出来时会将胶靴喷洒消毒液后单独装好,再在无污染区换上自己的鞋子。如果当时没有胶靴,我们会穿上一次性鞋套,出来后把鞋套扔进医用垃圾袋。到小区、超市等一般公共场所消毒,我们也常常穿自己的鞋子。问:如果担心把病毒带回家,如何自我处理?陈晓敏:只要不是去了疫源地,把病毒踩回家的几率很小。如果实在担心甚至会落下心病,也可以在家门口自制消毒垫。找来一只大小适宜的塑料脚盆,放入一块折叠的抹布,将84消毒液按说明书加水配制成消毒水,刚好倒入浸透抹布。回到家门口把鞋子在消毒垫上多踩踩,然后换上干净的拖鞋进门,将踩了消毒水的鞋子侧放在旁边,让消毒水继续发挥作用。问:您回家有消毒鞋子的习惯吗?陈晓敏:没有。前面说过,到疫源地消毒我们不会让自己的鞋子被污染到。从一般公共场所回来,也觉得没有那个必要。普通市民因为出入一些公共场所感到担心,给自己鞋子消消毒也是可以的。但目前最好的预防病毒的方法还是尽量少出门、不出门。看/医院手术室护士长李岩、护士陈红怎么做?如果是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一般医务人员都会穿鞋套,所以应该不存在鞋子消毒的问题。下班回家,进门之前会用75%的酒精喷洒鞋子表面和鞋底。还有一种方法是将84消毒液或过氧化氢消毒剂喷在门垫上,在那个门垫上踩踩,摩擦鞋底,然后用酒精把鞋面喷一下消毒,再换拖鞋进门。非常时期,我们在家这样管理鞋子:1.区分内外鞋,外出的鞋子最好固定一双,建议用皮鞋或胶鞋,不透气透水,也便于表面清洁消毒;2.门口放一小瓶酒精,最好用可以雾化喷出的小瓶,到家门口脱鞋前把鞋子喷一下;3.入门处建议明确分区,内外鞋不混踩,外鞋不入户;4.下雨天,鞋子有污泥的话,可以用酒精喷了以后再用消毒湿巾擦拭去污泥,擦完一定要认真洗手,做好手卫生。论,减少集中聚餐。办公场所的电梯按钮、门把手、手动水龙头等应重点消毒。武汉市卫生健康委温馨提示:医院不设门诊,请市民朋友不要自行前往医院看病。延伸阅读:专家: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含气溶胶传播2月8日14时,上海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告诉我们,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多知一点: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如何做到居家消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每位市民都尽量做到呆在家里,那么如何做到居家消毒?据成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居家消毒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普通市民家庭的居家消毒1.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醇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2.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3.室内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天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4.尽量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5.不主张使用消毒剂作为日常居家消毒。二、家中有身体健康状况不明的客人来访后的消毒1.防控期间应尽量避免客人特别是身体健康状况不明的客人来访,如不可避免,待客人走后,及时通风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选择市售正规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2.对地面、桌面、家具等物体表面消毒时,按照使用说明书配置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3.毛巾、衣物等纺织物,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进行消毒,或煮沸消毒15分钟。4.水杯、餐具等用具,洗净后,煮沸消毒15分钟,或参照说明书使用消毒碗柜进行消毒。5.卫生洁具清洗后可用有效氯含量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作用30分钟后清洗晾干。三、家中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后的消毒1.及时将患者送医,并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在患者离开后,应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士完成终末消毒处理。3.继续保持日常家居清洁卫生。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长江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上观新闻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cs/1367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