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快收好这份防控处置

时间:2024/7/29 12:12:04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近期,全国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诺如病毒感染进入发病高峰期,尤其学校、托儿机构等聚集场所易出现暴发。为进一步做好学校诺如病毒防控工作,号召全体师生、家长以及学校人员等共同学习防控处置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和校园防控能力,2月28日晚,由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特别制作的《东莞市校园诺如病毒防控及应急处置指引》在南方+上线播出,播出后半小时点击量破百万。点击链接回顾内容:诺如病毒感染高发,个人、家庭、学校如何防控处置?什么是诺如病毒?感染会有什么症状?它的危害性怎么样?如何预防和处置?南方+为你逐一梳理要点:一、诺如病毒是什么?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具有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感染后潜伏期短,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反复感染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并且全年均可发生,尤其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每隔2—3年还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二、感染诺如病毒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三、诺如病毒和新冠病毒有什么区别?首先是病毒类型不同,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而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其次,二者传播途径不同,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称粪-口传播,而新冠病毒则经呼吸道传播。诺如病毒一般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发热为低热,症状多较轻,一般持续2-3天缓解,大多数不需要药物治疗。而新冠感染表现为咽痛、头痛、腹泻、肌肉酸痛,多为高热,一般持续时间为7-10天。四、家庭生活中如何防范诺如病毒?1、勤洗手。家庭成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前或如厕后,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并用纸巾擦干双手。2、喝开水。饮水要喝烧开的开水,不喝生水;3、吃热食熟食。不吃生冷或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生蚝等贝类海产品)。4、勤洗晒。毛巾应一人一巾一用,每天清洗消毒。被褥应至少每月清洗1-2次,定期暴晒。5、常通风。住所开窗通风和/或机械通风(使用风扇),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6、常清洁。保持居室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家具表面、门把、厕所等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抹洗,同时要清除苍蝇、蟑螂的孳生地。五、若家中有人感染诺如病毒,如何正确处置?1、保持隔离。病人应有自己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最好能安排有独立的厕所,注意厕所的清洁、通风。2、不宜负责烹调。病人不宜为家人准备和烹饪食物,避免直接接触饮水机等。3、及时消毒。病人呕吐、腹泻时,应及时消毒处置污染物,并对呕吐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物表进行消毒。可先用即弃型物品清理污物,再用含有效氯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对呕吐物可用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mg/L—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作用30分钟以上;对排泄物,厕所马桶可倒入足量的mg/L—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4、病人的衣服、床单、食具等可先煮沸消毒15~20分钟后再清洗。居室、地面、家具、器皿可用有效氯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扫或擦拭消毒。拖把、抹布等清洁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门把手、水龙头、玩具等经常接触的物品,应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适宜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5、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经常通风换气,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空气质量。6、加强清洁卫生。开展环境清洁和消毒时应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戴口罩和手套。清理工作完毕后,应及时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按正确方法洗手。7、及时就医。如医院就诊,并采取防护措施:①患者如出现频繁呕吐或腹泻,有脱水症状(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医院住院治疗。②患者如为小孩(小于5岁)、老人(大于65岁)、孕妇、有心脑呼吸系统以及免疫缺陷基础疾医院就诊,必要时住院治疗。③看病时要戴口罩,避免四处触摸公共场所表面,回家后及时清洗双手。病人症状消失,观察72小时后到医疗机构开具健康证明后才可上班或上课。各镇街和学校要重点做到“一个警惕和五个加强”:一、高度警惕校内诺如病毒疫情。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特点。主要感染发病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一旦诺如病毒疫情处置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聚集暴发疫情,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各镇街和各学校要保持高度警惕,不得松懈大意,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将各项工作职责分解到人,并将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处置纳入应急演练中来,不断提升学校应急处置的能力。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坚决遏制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性疾病在学校流行、暴发。二、加强师生员工常态化健康监测。做好传染病防控,关键在于早发现。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每日健康监测和报告,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登记和病因追踪制度,及时发现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督促相关人员不得带病上课(或上班);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可组织重点岗位厨工开展一次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患病厨工,对检测结果异常者暂停从事食品相关工作岗位,避免疫情的传播。三、加强校园清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为给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各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和长假后返校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及外周环境通风及清洁。定期开展供水设备的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严格落实管网、厨房、餐具和重点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卫生清洁工作的台账登记,确保校园环境清洁卫生,食品、饮用水安全。学校食堂要严格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售卖各环节管理,严格落实厨师和食品分发人员口罩和手套等卫生防护用品的佩戴,全面规范食品留样、餐具消毒、食堂消毒和食品存储等工作,确保食品安全,让师生放心。四、加强传染病预防的科普教育。在诺如病毒高发期,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及家长传染病预防的科普教育,通过推文或卫生健康课程普及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倡导养成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不喝冷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提高师生员工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和感染诺如病毒后的正确处置方式,防止因不卫生的生活习惯感染诺如病毒。五、加强疫情快速处置和报告。一旦发现校内师生员工出现疑似(一天呕吐2次以上、腹泻3次以上)或确诊感染诺如病毒病例时,学校要迅速安排相关人员隔离和治疗,科学处理病例呕吐物(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无关人员须立即疏散远离、不得围观,避免气溶胶传染),做好接触物品和场所(如衣物、地板、桌椅、餐厨具、污水及厕所等)的清洁消毒;相关病例暂停上课和参加集体活动,及时通知送诊就医,不得带病上班(课),待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复课(工)。如发现腹泻或呕吐病例异常增多时须立即向属地疾控、教育管理中心和卫健部门报告,积极配合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延缓病毒的传播。六、加强家校沟通和解释说明工作。如发现学生感染诺如病毒,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各学校要做好学生健康情况的跟踪和人文关怀,加强家校沟通,进一步加强诺如病毒感染和治疗的科普宣传,做好返校条件的指引,及时消除家长的疑虑,避免误会的产生。王慧林群贤黎晗林群贤;黎晗教育莞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zl/1368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