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必须治疗吗 http://m.39.net/pf/a_4354968.html来源/养生每日推送(FDHealth)
又到吃荔枝的季节啦!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往今来,太多人对荔枝爱得深切,大文豪苏东坡也曾感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6月前后,荔枝正当季。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品种,都在此时上市,不仅美味,还特养人。
一口一个,补足气血,肝也悄悄变好
荔枝偏温,入肝、脾、心经,能补肝养血、健脾理气。中医认为,荔枝最益肝脾精血。脾胃虚寒的人(遇冷就会诱发腹泻,且伴有口淡、胃口差),就很适合吃荔枝。荔枝也是女性的“恩物”。手脚冰凉、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都可能是女性血虚肝寒的一种表现。荔枝性温,能散寒止痛,并兼养血,所以对女性气血亏虚有调补作用。另外,平时思虑太多、劳伤心血,导致经常疲乏、失眠多梦、心慌气短的人,也可以吃点荔枝补益气血。除了果肉,果核也是个宝荔枝果肉养人,大家可能不觉得意外。但很多人不知道,吃荔枝时随手丢弃的果核,居然也是一味药。中医认为,荔枝核辛温,入肝、肾经,有调养肝肾的作用。荔枝核是理气止痛的“能手”。它可以缓解疝气痛、睾丸肿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致的女性经前、产后腹痛。据载,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用荔枝核治好了疝气病。那么,荔枝核应该怎么用呢?很简单,吃完荔枝后,把核洗净晒干,用来煮水、煮粥、浸蜜、煲汤都可以。虽说荔枝里里外外全是宝,但也要吃对才养生。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吃荔枝时需要避开的“雷区”——吃荔枝前,有个禁忌一定要知道去年6月,在印度比哈尔邦,仅16天内就有名儿童因“荔枝病”丧命。类似的事件在我国也有发生。年6月中旬至7月,医院收治了71例“荔枝病”患儿,其中10例死亡。这可怕的“荔枝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谓的“荔枝病”,其实就是急性低血糖症(表现为头晕、出汗、心悸,严重者可能突发昏迷、虚脱、抽搐,甚至出现呼吸暂停)。荔枝那么甜,怎会吃出低血糖?
人体能直接吸收的糖分是葡萄糖,而荔枝所含的糖分主要是果糖。果糖在体内必须通过酶的分解,才能转化为葡萄糖。
摄入大量荔枝,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血糖水平急剧下降。而同时,来自荔枝的果糖又没来得及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便出现了低血糖症状。
“荔枝病”的患者以儿童居多,这与儿童果糖代谢转化能力较低有关。
除了“大量”,“荔枝病”的出现,经常还伴随着2个关键词——空腹、未成熟。人空腹时,血糖本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更易出现低血糖症;如果荔枝熟度不高,就更危险了,因为未成熟荔枝的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含量,是成熟荔枝的2~4倍,而这2种物质有降血糖的作用。注意:①不可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荔枝。成年人一天最好不超过克(即6两,约十几颗),儿童一次不超过5颗;②不要空腹吃,最好饭后半小时再吃;③熟度不高的荔枝不要吃。当然,“荔枝病”还是比较少见的。荔枝一次性吃太多,更常见的后果是上火。荔枝本身是偏温的,热性体质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荔枝,否则容易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情况。怕上火,试试这样吃1.冰着吃冰一冰,可以把荔枝的热性降低。2.泡过盐水再吃用淡盐水泡一泡,就不会那么容易上火了。3.搭配凉性食物可以喝点雪梨水、苦瓜水、凉瓜水,或者用夏枯草、木棉花、灯芯草煮水喝。4.煮熟吃吃荔枝,很多人只知道生吃,但煮熟了其实也很美味,不仅不易上火,还能起到清火去燥的作用。养生推荐:百合荔枝用料:鲜荔枝20颗,百合2朵,冰糖适量。做法:锅里放少许水,将冰糖在水里溶化,放入白色百合花和去皮荔枝,烧至汁浓,盛入盘中。作用:润燥降火、止咳安神。养生推荐:荔枝西米露用料:鲜荔枝3颗,西米、牛奶、糖适量。做法:①把西米放进煮沸的水里,直至西米全部透明,倒去沸水。②煮一小锅牛奶,放少许糖,加入西米、荔枝肉,搅拌后关火。冷却后放进冰箱,冷藏后即可食用。作用:炎炎夏日,一碗清凉冰爽的荔枝西米露,既能解暑,又能提神,吃完倍感舒适。-《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编辑:陈艺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