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博士导读
在上篇文章中,通过4位专家的临床经验,分析了导致新生仔猪腹泻的致病因素。对于导致新生仔猪腹泻的传染性病原的防控,接种疫苗是最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从保护仔猪的角度出发,母猪产前免疫的时机和频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文对大肠杆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和轮状病毒等的疫苗免疫给出了参考建议。关于自家苗和“返饲”也做了相对深入的讨论,希望对临床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新大肠杆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疫苗免疫
根据所有4位专家的说法,大肠杆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疫苗的使用在所有国家都很普遍,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预防措施之一。Cantín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传统上,后备母猪在妊娠60d~80d期间进行2次免疫,经产母猪在妊娠80d时进行1次加强剂量的免疫,但他建议第2胎母猪在妊娠期也进行2次免疫。许多猪场的腹泻问题因此得到了改善。图1大栏饲养的第2胎母猪。它们都处于同一生产周期,以便疫苗接种,免疫程序与后备母猪同步。当我们讨论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其他病原体时,存在很多可能性及观点,因为很多时候没有商业化疫苗,猪场不得不采用自家苗或其他方法来控制腹泻。
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正如我们在第一篇文章中看到的,轮状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根据Ackerman的说法,美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不同,因为美国的腹泻疫苗种类比其他国家更多。美国有A型轮状病毒的商业化疫苗,也有区别于自家苗,而是利用病毒粒子复制技术制造的疫苗。据他测算,他的客户中,20%~25%使用了这种类型的疫苗以及轮状病毒A+C和B+C的组合苗。Guedes告诉我们,巴西有不同种类的预防A型轮状病毒的商业化疫苗,但没有可用于预防C型轮状病毒的疫苗。当诊断为A型轮状病毒感染时,使用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但如果是C型轮状病毒,那么必须对猪群采用返饲的方法。Cantín告诉我们,西班牙没有获批准的A型轮状病毒疫苗,但是可以使用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业化疫苗,甚至可以使用预防牛的轮状病毒疫苗,这些疫苗对A型轮状病毒有很好的效果,但对C型轮状病毒无效。无论如何,当存在轮状病毒问题时,猪场通常会采用返饲方法。Vraeghe也认为,在没有相应的商业化猪用疫苗的情况下,牛轮状病毒疫苗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尽管许多猪场只在后备猪中使用它。在比利时,还可以选择使用自家苗。自家苗
Guedes告诉我们,他们没有针对艰难梭菌的商业化疫苗。但他解释说,他们正在为新生仔猪开发一种针对非产毒素艰难梭菌的疫苗。目前为止的测试结果显示效果很好。即便如此,他强调艰难梭菌是仔猪肠道中的常在菌,所引起的问题更多地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有关。因此,他建议在仔猪出生后的第1天和第3天使用益生菌,因为必须通过保持仔猪肠道菌群平衡来控制毒素。Guedes对自家苗在这种情况下产生良好的结果持怀疑态度。Cantín同意Guedes的观点,尽管自家苗在某些情况下有所帮助,但在Cantín的案例中,自家苗并不是控制腹泻的最终解决方案。在Guedes看来,自家苗往往是在情况严重的时候才开始使用,而在情况好转时停止使用。Ackerman说,自家苗的使用在美国很普遍。美国没有针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商业化疫苗,而是用自家苗进行免疫预防。具体而言,50%的猪生产者使用自家苗来预防A型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以及已鉴别但无商业化疫苗的大肠杆菌致病菌株。他还指出,使用疫苗接种策略有助于做出更具指导性的诊断,这对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当结合猪场的历史情况建立起免疫程序后,采样检测时会发现可能导致发病的病原体数量已经减少。Vraeghe给我们讲了自家苗在艰难梭菌病例中的一种类似用法。有一种针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商业化疫苗,但它并不总是产生好的结果,因为它通常不是主导因素。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接种产气荚膜梭菌疫苗解决了腹泻问题,是疫苗使平衡转向正确的方向。他再次强调:使用商业化疫苗针对大肠杆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充分的免疫接种,是首选方案,同时对可能导致腹泻的管理、环境和卫生因素等进行检查。在检查之后,如果腹泻仍持续存在,我们才会考虑使用自家苗或其他策略。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疫苗接种的选择非常广泛,这就是为什么如第一篇文章中所讨论的,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图2)。图2此决策树列出了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应遵循的步骤。*病变的类型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感染源的信息。在这篇文章中,多次提到“返饲”。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进行返饲、什么时候使用会有效以及返饲过程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翻译:吴星亮
校对:王锐/蒋腾飞
编辑:蒋腾飞
往期回顾
新生仔猪腹泻(一):病因和主要病原体
猪场死猪管理的生物安全实践
曲向阳推荐:公猪站蓝耳病(PRRS)的常规监测和诊断方案(2)
曲向阳
博维特
猪群健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