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学组带你认识灯泡征

时间:2022/7/9 13:45:50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提高诊断水平,改变患者的命运和生命!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病例

男,53岁

主诉:上腹疼痛5月余。

现病史:自述5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隐痛,程度能耐受,疼痛无他处放射,伴厌油,无畏寒发热、纳差、全身乏力,无皮肤黄染、尿黄、腹胀、腹泻、呕吐,无反酸等现象。病后未诊治,腹痛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行B超后拟诊"肝占位"收住院进一步治疗。病后精神、睡眠欠佳,食欲减少,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按时预防接种,具体种类欠详,其它系统回顾无异常。

个人史及婚育史:出生、成长在原籍,平素在家务农,未到过流行病疫区,无长期在外居住史,生活及居住条件一般,无吸烟嗜好及其它不良饮食习惯,无毒物及放射接触史,否认精神创伤史,已婚,子女均健康。

家族史:否认有传染病史,无类似病史,无遗传病史。

上图显示:压脂序列上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影,边界清楚,无明显包膜结构,这种比较暗信号的肝背景下出现明显高亮信号影,犹如漆黑的夜晚空中挂着一盏灯,我们形象的叫做“灯泡征”。

灯泡征

灯泡

上图:另外小病灶,也是灯泡征

上图与下图:DWI表现高信号影。病理上肝海绵状血管瘤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弥散受限。

以上图片为增强:增强早期,病灶出现结节状及小片状强化,随着时间推移,强化范围增加,造影剂逐渐填充中,直到完全填充,呈等信号影,早早显影,但不愿意回家,继续工作填充,我们形象称之为“早出晚归”。

CT增强扫描,同样出现典型的填充性强化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由残余的中胚叶或血管细胞形成,其病理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瘤及硬化性血管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肝海绵状血管瘤来自肝动脉末梢瘤样畸形,可发生于各年龄,数量和大小不一。显微镜下见大小不等的囊状血窦,犹如海绵。

病理表现

单发或多发,可位于肝包膜下,向外突出于肝表面,也可比较深在。肿瘤被覆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囊腔间有纤维性分隔。肿瘤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及血栓形成。

MR及CT表现特点

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但无假包膜。平扫呈均匀低密度或等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呈明显的不连续的结节状强化,随时间推移,强化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高密度或等信号充填。较大的病灶中心可见始终不充填。

早出晚归的增强特点。

但有些血管瘤、尤其是大的血管瘤,即使延长时间足够长,中心也存在不强化区,原因是纤维化、血栓形成及变性。根据强化范围及对比剂填充的顺序。分三种类型:1型:动脉期快速均匀强化,延迟期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2型:早期周围结节状强化,对比剂渐进性向内充填及结节状强化融合,最终为均匀性对比剂填充;3型: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强化,对比剂渐进性向内充填,但最终中心仍未低信号。强化类型主要取决于瘤内血管腔的大小、有无纤维化、出血,以及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

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多有肝硬化病史,无亮灯泡征,单发或者是巨块型,有包膜,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呈“快进快出”征象。

END往期精彩回顾

1、胸部学组:肺结核多重影像

2、胸部学组(答案公布):离奇的胸部肿物

3、胸部学组:山雾征---浅谈病毒与细菌影像学诊断

4、胸部学组(答案公布):山花灿烂,笑脸狰狞序列读片三:肺弥漫+结节

5、胸部学组:肺结核肉芽肿性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6、胸部学组(答案公布)山花灿烂,笑脸狰狞系列读片二:肺内弥漫性病变

7、胸部学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诊断

8、自动管电流不同管电压下胸部CT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对照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yfbj/1264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