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新冠预警投票的结果,两次投票对比分

时间:2024/7/16 11:20:06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从上周开始,我会每周发一次关于新冠感染情况的投票,看我的读者群体里,二次感染的比例情况。

这个投票至少对我自己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可以让我对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一个整体疫情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确知道,当前是不是处于疫情低谷期,而且一旦第二波疫情到来时,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得到预警。

这样在疫情低谷期,才可以不用那么精神紧绷,比较有底气。

在疫情低谷期,只要有做好一些基本防护,比如戴好口罩,要感染的概率很低。

比如,目前我读者里,二次感染的比例是1%左右,那么理论上,要在低谷期中招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大致就是1%的中招概率。

在疫情低谷期,是可以放松一下,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做好一些基本防护就好。

而一旦这个“疫情预警投票”里,“二次感染(正在阳)”的人数比例开始大幅上升的时候,比如一周就增加2%,那么我们就需要开始警惕,并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去适当加强个人防护。

这是我觉得这个投票比较有用的地方。

至少这个投票,有利无弊。有些人即使认为不会有第二波疫情,也不应该去排斥这样的投票,又不会有什么坏处。

所以我会把这个“疫情预警投票”长期坚持做下去。

我这里也对2月7日和2月17日,两次投票的数据做一个对比分析。

下图是2月7日的投票结果。

下图是2月17日的投票结果。

从两次投票结果对比看,第二次投票里,阳过两次的人加起来占比0.8%。

而第一次投票里,阳过两次的人加起来占比0.9%。

这个属于投票样本的波动,毕竟不是完全固定的人群投票,存在样本数据波动。

正常阳过两次的人,只会不断积累增加,不会减少。

可以视为当前阳过两次的比例,还没有大幅增加,仍然还在1%的比例之内。

但需要注意,2月7日的投票,有1.48万人参加,二次感染(正在阳)是17人,占比0.11%。

这次投票,目前是有1.75万人参加,二次感染(正在阳)目前是38人,占比0.22%。

虽然这个比例仍然还是比较低,但相比上周,还是有所增加。

不过,当前整体仍然处于疫情低谷期,还没有到需要拉响警报的程度。

如果,二次感染(正在阳)超过1%,就得拉响警报。

如果,二次感染(正在阳)的比例超过2%,那就基本确定第二波疫情到来了。

12月疫情的峰值,新增阳性比例是以每周10%的速度在增加。

另外,最近一些地方,诺如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开始出现流行,这两种病毒,都是比较容易引起发烧症状,所以比较容易跟新冠病毒引起的症状混淆。

我这里也稍微说一下,如何区分。

这样大家才可以更准确的投票。

这里诺如病毒和新冠病毒,是比较好区分,诺如病毒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且不会引发咳嗽。

其中儿童呕吐比较常见,成人以腹泻为主。

如果出现的症状主要是腹泻和呕吐为主,那么感染了诺如病毒可能性更大。

而感染新冠,大部分会出现咳嗽、喉咙痛,而这个是感染诺如病毒不会出现的症状,因为诺如病毒主要是感染胃肠道。

所以,假如出现剧烈咳嗽、全身酸痛、肌肉痛、关节痛、心脏症状等症状,基本就不是诺如病毒引起的。

另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主要常见于儿童和老人,成人不那么易感。

所以,我觉得区分是否感染新冠,可以看是否跟12月份一样,一家子接连感染。

此外,当前一些地方流行RSV,跟感染新冠后,让人们免疫力下降有一些关系。

这个冬天,欧美也都是普遍出现RSV、流感、新冠同时大流行,才导致儿童病床出现挤兑。

当时不少欧美媒体把RSV流行原因归咎于因为防疫,导致儿童对RSV病毒的抵抗力下降。

但这个理由,我认为是不大靠谱。

要说防疫,我们年是做得最好,但年底,我们也没有出现RSV病毒流行。

而且年12月我们出现集中感染之前,我们也没有出现RSV病毒流行。

结果,等我们集中感染之后,RSV病毒、诺如病毒,这些其他病毒才突然又开始流行起来。

我认为,这更多是因为大家普遍感染了新冠,让人体免疫力下降,才让其他病毒有可趁之机。

去年香港大学的教授也说过,新冠患者里,出现“生蛇”(带状疱疹)的概率会增加,原因就是新冠病毒降低患者免疫力。

所以,在我们集中感染新冠后的这段疫情低谷期,虽然我们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加强了,因为我们体内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但我们针对其他病毒的免疫力却下降了,所以才更容易被其他病毒有可趁之机。

这也是我们这段时间,需要注意的。

保持好作息,别熬夜,保持好心态和心情,让免疫力能尽快得到恢复。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yfbj/1368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