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我最近排便时经常出血,有点害怕,听说大肠癌早期就是便血......"
小欧告诉大家:别害怕,便血了也有可能是痔疮,还有可能是其他肛肠疾病,便血的原因多着呢......"
便血是肛肠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很多人出现便血就想到是痔疮,严重点的想到是肠癌,完全是自己吓自己。
其实不是这样的,许多肛肠疾病都会有便血的症状出现,出现大便带血并不意味着就是痔疮、肠癌,虽说痔疮和肠癌都有可能便血,但是很难仅仅通过便血就判断是肠癌或是痔疮。
便血可能是因上消化道出血,也有可能是因为大肠出血,最终都会随着粪便排出来。那哪些疾病会出现便血呢?下面我们介绍便血的不同颜色可能存在的疾病有哪些。
鲜血便
多为即时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常见的疾病有如下。
1、痔疮
痔疮出现的便血情况一般为急性出血情况,多表现为短时间内大量出血,随着排便结束而停止。痔疮包括内痔混合痔都可能出现便血的情况,而外痔一般不会便血。
痔疮出血颜色为鲜红色,这是由于痔疮一般在肛门或者直肠靠外的位置,并不会被厌氧菌感染,所以多半颜色鲜红,且不仅会伴随排便出血,还有可能出现滴血的现象。
2、直肠息肉
肠息肉也是有可能出现大便出血。根据息肉的位置不同,出血情况也会不同。一般息肉位置比较低,或者数量少,就会出现如同肛裂一般,附着性便血,不会与粪便混合。反之,则会有与大便相混、排便粘稠的情况。肠息肉的典型特点是无痛性大便,即就算出现便血情况,也不会有痛感。
3、直肠脱垂
肛肠科门诊一般可见,典型症状有早期红色肿物脱出肛门外,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
肛裂也是常见的便血病因,颜色也多半为鲜红色,但肛裂与痔疮不同,肛裂便血不会与粪便混合,一般是附着在粪便之上,呈分离状。而且肛裂患者有小部分会出现便后持续滴血的情况。肛裂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排便困难,且伴随疼痛,一旦肛裂出现便血就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出现继发感染导致其他疾病出现。
脓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观较稀薄,有时含有大量黏液。脓血便或含有黏液的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以下是几种常见疾病:
1、直肠癌
肛肠科门诊常见,典型症状有肛门不适、排便不尽、粪便变形、脓血便,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
肛肠科门诊较常见,发病初期患者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可有腹部隐痛、腹泻或便秘,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
肛肠科门诊较少见,典型症状有长时间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黑便(柏油样便)
是指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又称为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症状之一。上消化道出血时主要表现为黑便,往往伴有呕血、心悸、乏力、贫血等其他症状体征。若出血量较少,而且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由于肠液的作用排出的大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温馨提醒: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务必要重视检查,必要时做一个结肠镜检查,排除病因。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肠道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