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定义:
正常成人的小肠每天吸收7~8L水,大肠每天吸收—ml水,当肠道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时候,肠道的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肠道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以及电解质,导致腹泻。
腹泻分为炎症性腹泻和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主要为水样泻,霍乱、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隐孢子虫肠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等,病人多不伴有发热,实验室检查粪便中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炎症性腹泻主要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细菌性痢疾、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实验室检查粪便中可见较多的红、白细胞。
腹泻的原因有:
细菌引起的腹泻:常见致病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病毒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真菌引起的腹泻: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主要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主要有这四种。
此外,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所致。如母乳不足或人工喂养儿,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小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紊乱。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也有由于不定时喂养,或由于食量过多过冷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均可以引起腹泻。也可由于食物过敏、气候变化、肠道内双糖酶缺乏引起。
腹泻治疗的五大误区您知道么:
腹泻后立即吃止泻药:
人拉肚子后,往往马上就吃止泻药,这种错误做法不但不能止泻反而会延误病情,因为过早服用止泻药会打破人体排泄平衡,把腹泻排出的毒素都“堵”住了,不能及时排出体内“垃圾”就会破坏肠胃道功能,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耽误病情。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吃消炎药消毒止泻:
消炎药就是抗生素类药,人体只有在细菌感染时才能服用,用消炎药来治疗原因不明的腹泻,人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损害肝肾功能、过敏、加重腹泻等副作用。
吃止痛片缓解腹泻引起的肚子痛:
用平时治头痛、胃痛的止痛片来缓解腹泻疼痛,腹泻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阑尾炎和腹泻的初期症状很相似,这样做容易掩盖病情,耽误阑尾炎的治疗。
喝大量白开水不吃饭:这是很多人腹泻时的普遍想法,腹泻期间也应坚持进食,因为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肠胃道恢复正常。一般腹泻早期可以吃些加咸菜的清淡米汤,中期好转后吃面条等流质食品,少喝牛奶、忌生冷、大蒜。即使腹泻停止后的七天内也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鱼、肉,否则会刺激肠胃。同时,无须饮用过多的白开水,可在毫升的白开水中加入1小勺盐、4小勺糖,这样更能补充人体因腹泻流失的钾、钠等营养成分。
一旦止泻立即停药:
如果治疗细菌引起的腹泻,随意停药会让肠胃道中的致病菌在没有完全被“杀死”的情况下继续存活,从而导致致病菌“耐药”以及多次腹泻,一般腹泻症状缓解三四天后才能完全停药。
综合上述,误区提醒我们:
正确治疗腹泻首先需要判断原因,需要医生综合检查结果和病人症状后方可作出准确的病因,有了准确的病因就会有准确的治疗方法,有了准确的治疗方法就必须严格执行,方可治愈腹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