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近几天校区里偶尔会出现请假的情况,冬天是宝宝最容易生病的季节,今天我们来一起科谱一下冬天宝宝常见的疾病与护理常识,让宝贝远离疾病,健健康康过冬。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潜仗期通常为1-3天。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酸痛、极度疲乏、流鼻涕、咳嗽及咽喉痛等,流感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大部分人了流感不治疗会在1-2周内痊愈。
预防对策
注射疫苗
饮食平衡
注意保暖勿受凉
冬季腹泻
腹泻也是宝宝冬季常见的疾病,一般是因为感染轮状病毒而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轮状病毒在气温下降时期滋生很快,小儿抵抗力弱,免疫系统不能很快适应天气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感染轮状病毒后,多数小儿常常突然起病,有发热,很多患儿可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先有呕吐,接着大便次数增多,如“蛋花汤”样,有时带有少量黏液,如果做轮状病毒快速检查多数为阳性。整个病程3—8天,由于呕吐、腹泻、吃母奶或一般的配方奶可使症状加重,所以数天病程以后“元气”大伤,经过1—2个月的精细护理体重还恢复不到原先的水平。
预防对策
注意饮食卫生
预防脱水
保持营养
水痘
水痘潜伏期一般10—21天,有头痛、咽痛、咳嗽等普通感冒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1—2天后出皮疹。皮疹出现在四肢、头面部及躯干。皮疹开始为斑点,有瘙痒,然后发展为红色丘疹,最后为透明小水疱,内有液体。
预防对策
1.注意通风
2.接种水痘疫苗
3.剪短指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溃疡,手、足、臀部出现红色皮疹,部分患者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并发症,如:脑膜炎,无菌性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预防对策
尽量避免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一般3—10天。主要临床表现为骤起高热,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小疱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
预防对策
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
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一般为8—30天。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不发红,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食欲减退。
预防对策
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并发症较多,密切观察
隔离并多注意休息
猩红热
猩红热潜伏期1—7天,典型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发冷,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发热1天后出诊,24小时疹出齐。猩红热面容: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的肤色明显苍白。该症状为猩红热病的表征,猩红热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它为烂喉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2~8岁的宝宝最容易被感染。
预防对策
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麻疹
麻疹潜伏期:小儿麻疹潜伏期一般为9—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前驱期:小儿麻疹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病程2-3日可见颊黏膜粗糙,上有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的黏膜斑,多时可融合,黏膜斑2-3日内消失。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
预防对策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
日常习惯的养成很重要
1、教育指导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孩子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给孩子勤洗澡、勤换内衣、勤剪指甲。
2、孩子膳食的合理搭配。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教育孩子不偏食、不挑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3、保证孩子足够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根据气候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孩子的被褥、衣物、毛巾等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等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
5、不要带孩子去拥挤的、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不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避免或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6、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7、为了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学校会严格执行各项卫生消毒制度,每天清洁教室、厕所消毒;定期消毒孩子的玩具用具;室内开窗通风,定期消毒,打扫校内环境卫生等。
8、幼儿因有事、有病不能来园,请您及时向班级教师请假说明,以便教师了解孩子未入园原因,以便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避免在校幼儿发生传染性疾病,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每天早上起床要对孩子进行晨检,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口腔溃疡、皮肤皮疹或者手足有疱疹、呕吐、腹泻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应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孩子一经确诊为传染病性疾病,必须立即报告班级老师,居家隔离治疗,以便学校及时做好各项消毒、隔离等防控工作。孩子病好隔离期满后,医院疾病痊愈证明,方可入校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