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课堂改版了,视频可以点播看
为了方便广大杏林学苑用户观看学习课程,杏林学苑技术团队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线学习课程,大家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随时随地点播学习,每周一会上传新视频,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诊疗技术。
观看方法: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系统,选择相应课程进行
⊙作者:陶春祥
⊙编辑:杏林君
小儿腹泻,中医学称为泄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病变。外感暑湿或风寒侵袭,乳食不节或食物不洁,小儿素体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常为病因。本病病变虽在脾胃,与病理因素湿浊有关,病机为脾运失职,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合污下流。暴泻多为实证,久泻多为虚证。
小儿腹泻是常见病,婴幼儿服药困难,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且易于被患儿接受,现简介如下。
1浴足法
用中药煎汤浸足、浴足,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由表及里、调理脾胃,祛除病邪,达到止泻解痛目的。
①银杏叶煎汤浴足:取干品银杏叶g(鲜品g)加水00ml,煎煮0分钟后放凉至35℃左右,浸泡婴幼儿双足,搓洗约0分钟,每日次,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一般3日可愈。
②二草汤浴足:取车前草、草适量,煎汤熏洗双足,3天为1个疗程。
③鬼针草汤洗足:用鬼针草60g,加水煎汤,连渣倒入盆内,先熏后洗双脚,每次0~30分钟,每日~3次,可治各种证型小儿腹泻。
④椒艾草汤泡足:用花椒、艾叶、透骨草各适量,煎成ml,患儿双脚浸泡于适宜温度药液中,每次0~30分钟,每日次,连用3天。
敷脐法
脐为神阙穴,居中焦为任脉主穴,用药物敷脐通过这一特殊通道,作用于机体,既能调理脾胃,又能助阳固涩,止痛止泻。
①敷脐散:敷脐散(五味子、罂粟壳、焦山楂、鸡内金、木香、车前子、白头翁、白术各等份研末)每次取g,陈醋调糊敷脐,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连续个疗程。
②止泻膏:用止泻膏(丁香、白胡椒、吴茱萸研粉,按:3:5比例混合,加凡士林调膏)捏成饼状敷脐,纱布覆盖固定,每日1次。如加用场效应仪取中档通电10分钟,效果更佳。
③贴脐膏:用贴脐膏(药物研末加入甘油、硬脂酸等制成)贴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湿热型用黄连、金银花、丁香、泽泻;脾虚型用乳香、木通、桂枝等。
④云南白药:取云南白药适量加入70%酒精调成糊状,敷脐,纱布覆盖并固定,每日1次,治疗~5次。
3直肠给药法
肠道给药可克服患儿喂药困难及发生呕吐等不便,较口服药吸收快且利用度高,使药物直达病所,获效快捷。
①马齿苋煎剂保留灌肠:取干品马齿苋50~60g,水煎至ml,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1次,连用1~4日。
②清肠合剂直肠滴入:用清肠合剂(葛根10g,生大黄8g,黄柏6g,黄连、木香各5g,虎杖0g),直肠滴入,治疗细菌性痢疾患儿较口服者为优。
③冰硼散肛门塞入:取湿棉球蘸冰硼散适量,送入肛门内1~cm处,排便后再重复用药1次,疗程一般1~3天。
4推拿疗法
湿热泻者,清补脾土,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小天心,每日1~次;寒湿泻者,补脾土,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推上七节骨,每日1~次;伤食泻者,清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每日1~次;脾虚泻者,推三关,补脾土,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重按肺俞、脾俞、胃俞、大肠俞,每日1次。
本文来源:《中医杂志》年1月第50卷第1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白癜风传染北京白癜风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