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元宝妈妈育儿"让养儿更轻松
很多妈妈都会有这种感觉,无论对宝宝多么无微不至的照顾,宝宝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总会让家人们担心不已。是的,宝宝本身免疫力就低,对疾病的侵袭更是难以招架,对于拉肚子等一些身体小疾病,宝宝更是防不胜防,稍不留意,宝宝腹部就受了凉,开始出现拉肚子这种情况了。看着宝宝日渐消瘦的脸庞,父母们更是急在心头。
所以,要想知道宝宝为什么会拉肚子,不光要清楚腹泻的定义,还要找对病因,对症下药才行。而所谓的腹泻是指每天大便的次数增加或者是次数的频繁,从粪便中看出稀薄或者含有粘液脓血,甚至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对比宝宝拉肚子必须是与原先的大便、次数来进行比较的,如水分增多、颜色或者粘液改变时,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加才算数的。
腹泻病因分析
腹部着凉:有些宝宝晚上睡觉时,经常踢被子,或白天跟小伙伴玩的尽兴,把肚子露在衣服外面,这些都是最直接造成孩子腹部受凉的原因,一旦腹部受凉,身体中的肠管平滑肌受到刺激,收缩加强,随之肠道蠕动的加快,导致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也随之加快,不仅影响营养在体内的吸收,还造成了排便次数的增加,且呈稀薄装,因此出现了腹泻。
预防小妙招:不要给宝宝穿太短的衣服,以免平时做活动经常把腹部暴力在外,给宝宝养成穿睡衣睡觉的好习惯,半夜醒来去看看宝宝的被子是否盖好。
喂养不正确:过早过多的喂孩子粥类或者迷糊、油腻的食物,导致碳水化合物的过多,引起的消化系统上的絮乱,未按时给宝宝添加辅食、提前断奶突然增加的辅食,容易导致宝宝消化系统不容易适应,因此导致腹泻。
预防小妙招:在宝宝到了4个月时,前期可以加入少量的流食,逐渐的向上加,直到宝宝的肠胃适应为止,大便正常,可逐渐加量,变换着辅食。
生理上腹泻:有些宝宝刚出生时就开始出现腹泻的情况,每天大便都没稀薄,同时一天中最多出现4到5次的,时间可以长达几个月,但不见宝宝瘦,这种症状别称为”婴儿生理性腹泻”,主要发生在新生儿。
防护小妙招:妈妈们要少吃各种生冷食物及虾蟹海鲜产品,每天给宝宝勤换尿布、和清洗臀部,保持宝宝小屁屁干爽,给宝宝加入适当的辅食,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不需要的喂宝宝吃药的。
细菌感染:由于宝宝身体机能的特殊性,对于外界的抵御能力很弱,免疫力低,很容易导致感冒发烧,还会引起宝宝大便次数增加,腹泻前常伴随着腹痛,会导致宝宝脱水,全身无力等现象。
预防小妙招:经常给宝宝勤洗手,根据天气因素适当穿加衣,另外不要给宝宝吃剩饭,对宝宝所需的用品加以高温消毒。
母乳性腹泻:对于母乳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母乳中的前列腺素较高,这种物质可以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的稀薄,母乳性的腹泻,可能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对母乳中的乳糖不适应。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时,妈妈们不要停止母乳的喂养,缺乏乳糖酶会随着婴儿的身体发育而适应的,随着宝宝增加辅食会逐渐好转的。
如果宝宝拉肚子症状轻,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饮食治疗:对于症状比较轻的宝宝,妈妈们可以适当减少辅食的量,用流食米汤、胡萝卜泥、焦米糊等来代替,严重的,就需要给宝宝停止喂食了。医院救治,但千万不要给宝宝禁止喂食,宝宝虽然消化系统下降,但还是可以吸收部分的营养的,如果宝宝想吃,还是要喂的。
孩子吃奶粉的宝宝,可以适当的减少量及为宝宝的次数,在奶粉中可以少加入水,如果宝宝不够吃,可以添加些蔬菜水、维生素等,对于已经加入粥类等半流质的辅食的宝宝,可以将食物的数量稍稍减少些。
补充体内水分:早期如果发现宝宝因腹泻出现脱水现象时,例如:呕吐、发烧、口干舌燥、尿黄尿少、消瘦等症状,应医院治疗,前期不严重时,可以通过糖盐水来喂宝宝补充水分,一方面可以补充宝宝体内的能量,同时还可以达成电解质的目的,另外每天要保证宝宝摄入水的量。
中药敷脐法:宝宝出现腹泻时,不仅伴有呕吐的现象,胃口也会不佳,如果宝宝口服药物困难时,妈妈不妨带孩子到儿科中医去开方治疗,运用中药外贴疗法来治愈宝宝的腹泻,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吃药给宝宝带来的副作用,同时可以更好的缓解宝宝的病情。
家庭护理必不可少:平时妈妈要多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次数、形状的多少,多注意对宝宝腹部的保暖,减少肠胃蠕动;用温水给宝宝勤洗臀部,保持小屁屁的清爽,防止红臀的发生;勤洗换宝宝的尿布或尿不湿,对宝宝的日常用品进行高温消毒,在给宝宝用。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