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到次年2月都是猪场腹泻高发的季节,但近两年,普遍反应发病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据您了解,目前猪场的腹泻流行情况是怎样的?这种发病规律的变化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宋长绪:本次流行从年就开始了,多发于秋冬季节或冬春季节,现在仍是遵循这个规律,只是规律有所弱化。对于任何一个疾病的流行规律都应该根据具体数据得出,仔猪腹泻虽然夏季有猪场零星发病,但是和冬季相比还是很少的。冬季特别春节前后1个月,一直延续到4-5月份,腹泻发病猪场非常多,基本上每个场都要经过这个洗礼。这个基本规律没有变化,但是流行情况为什么这么严重呢?我认为主要还是病毒本身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异导致的。RNA病毒变异非常快,变异到一定程度就突破疫苗的保护引起发病,特别是交叉保护差的病毒。而猪群的密度大、营养不平衡、免疫后保护不完全等情况,则加快变异速度。散养的猪群密度小,可能变异压力小一点。
目前国内临床上引起猪场腹泻的主要病毒有哪几种?如何鉴别诊断?
宋长绪:临床上引起腹泻的病毒还是以PED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主。根据一些统计数据,广东猪群检出TGE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概率较低,RTV(轮状病毒)有一定的检出率。但是轮状病毒到底影响力有多大,现在还很难判断。某个阶段出现一种主要的流行病时,其他的病原可能被忽略了,所以可能也会有误诊,可能存在轮状病毒被诊断成PEDV的情况。实验室可以通过胶体金试纸条和PCR等方法检测出存在哪些病毒,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主要病因。但如果同时检测出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时候,就很难区分哪一个病原是原发的。另外,如果打了弱毒疫苗也会干扰检测结果,只能通过基因测序来鉴别疫苗毒还是野毒。
腹泻联苗的免疫效果如何?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EDV分离培养难度较大,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疫苗的开发?
宋长绪:疫苗(特别是弱毒二联苗和三联苗)对某些猪场是有效的。有些猪场发生腹泻后首次进行疫苗免疫就防控住了,但是再次使用就没有了效果。而且免疫程序也不尽相同,有些猪场每年免疫两三次,也有在秋季腹泻高发前免疫两三次的,使用比较混乱,效果不好评估。注射疫苗又发病的,有可能是用了假疫苗,现在市场上“白瓶苗”泛滥,比较难判断疫苗真假。但是我分析很有可能存在毒株变异的原因,就文献的报道来看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还是很大的。据目前发表的文章分析,年是个关键时间点,年前后腹泻病毒的基因序列变化很大,包括我们实验室也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曾经引进一个毒株做弱毒疫苗(CV),这个毒株和现在的流行毒株差别很大,所以交叉保护性也比以前差些。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本身的一个特点就是免疫原性差,而且病毒培养滴度低。PEDV确实比较难培养,所以现有的技术制备的这种疫苗很难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业内普遍认同通过“返饲”,对防控流行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作用。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前猪场猪病日益复杂的罪魁祸首也是“返饲”。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宋长绪:很多人做过“返饲”后认为有效果,做的很有体会,但我认为“返饲”效果应该是不太理想的。关于“返饲”的操作有很多主意事项:返饲时间一定要严格,产前半个月到一个月返饲;返饲的量要把握好,有人建议用大量的病料进行返饲,并用牛奶保护病毒等,据说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觉得返饲太复杂,在生产上应用空间小,不切实际。返饲使用不当也有很多生物安全问题,返饲导致病毒、细菌等病原在猪场内循环,在母猪和小猪之间传播甚至扩散,对猪场的疫病防控肯定不利。所以我建议猪场最好不要返饲。
来源/《当代畜牧·科学养猪》
“因伪有灵,硕腾伪狂转阴大行动”报名方式:
直接扫码加入伪狂转阴行动报名。
或将“姓名、猪场名称、存栏母猪头数、地址、电话”等资料回复到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白癜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