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妇幼秋季腹泻不闹心儿科主任为您

时间:2018-11-9 17:26:31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一到秋冬季节,儿科门诊就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宝宝来看腹泻,今天我们有请儿科主任张景阳为大家解答一下有关秋季腹泻那些事儿。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婴儿常见病,由于好发于秋、冬季节,俗称秋季腹泻,医学上称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秋季腹泻)临床特点:

①季节:秋末冬初(每年10月—次年1月)发病率高,故称秋季腹泻。

②年龄:6月-2岁多见,大于4岁少见(轮状病毒抗体3岁时已有90%阳性)。

③症状:上吐下泻。呕吐一般不超过3天,呕吐比腹泻早半天或同时发生。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内或数十次。为水样便或蛋汤便,或含少量粘液,无脓血。

③较重病例,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④近年报道,轮状病毒亦可侵犯多个脏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惊厥(婴幼儿腹泻伴良性惊厥)。50%心肌变性,表现为心肌酶谱变化。

⑤病程:为自限性,一般3-8天(不喂乳类恢复快),少数较长,可能与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有关(小肠形态和吸收功能在2-3周内恢复正常)。

⑥大便检验:大多镜检偶见少量白细胞(不侵及粘膜,不累及血管故无红细胞;不是痢疾故无脓血)。

⑦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婴幼儿普遍易感(6月-2岁高峰)。

易感因素(为什么小婴儿易患?)

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变化。

②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胃肠负担重,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生长发育快,与消化功能差之间矛盾)。

③机体防御功能差:婴幼儿胃酸低,胃排空快,对胃内细菌杀伤力较弱,血清免疫蛋白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低,故胃肠道防御反应不完善。

④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但新生儿肠道尚未建立正常菌群,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或滥用抗生素,均易使菌群失调,而易患肠道感染。

⑤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而人工喂养儿的食物和食具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①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粘膜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

②使粘膜受累,绒毛肿胀,造成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绒毛皱缩,微绒毛肿胀、脱落,使肠道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损。

③肠液在肠腔大量积聚,使肠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腹泻。

④同时,发生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物质(乳糖)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乳酸),使肠腔渗透压更为增加。

⑤微绒毛破坏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Na/GS载体协同转运障碍,使Na及Gs吸收减少,水及电解质进一步丢失。

⑥轮状病毒感染仅有绒毛上皮细胞破坏,无血管破坏,故大便检验无或仅有少量白细胞,或无红细胞。

怎样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秋季腹泻)?

本病是经粪----口传播引起的消化道感染疾病,所以预防腹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品、食具、尿布、便器、玩具的日常消毒;

②要提倡母乳喂养,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用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③6个月以后要及时添加辅食,并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④注意气候变化时的护理,避免过热或受凉,夏天应多喂水;

⑤避免与腹泻患儿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⑥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为为比较理想的预防方法,目前国内外已有应用,但持久性有待研究。

张景阳

职务:儿科主任

专业职称:儿科主治医师

简介:担任郑州市医学会儿科委员会委员。对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儿科急危重症救治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如儿童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诊治。

咨询

?关爱女性健康 呵护儿童成长?

赞赏

长按







































四川白癜风医院
如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alfx/532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