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效果,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收入的例腹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9.11±1.11)岁;病症类型:胃癌42例、胰腺癌33例、结肠癌25例;病程时间2.5年~10年,平均病程(5.30±1.25)年。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腹部肿瘤且需肠内营养支持者;(2)依从性好,能够配合护理干预者。排除标准:(1)肠内营养支持禁忌者;(2)腹部肿瘤患者和(或)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腹壁肿瘤患者术后均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并接受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内容如下:
(1)心理疏导。将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内容,如:操作步骤、应用意义、注意事项、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等如实告知,消除后者存在的抵触行为及戒备心理。营养支持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并对其疑虑之处予以简明扼要的回答,促使其维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将家庭关怀的重要性明确告知,促使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照护患者,提高其社会支持度及依从性。
(2)一般护理。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营养支持期间每隔4~6h抽吸1次以精确掌握患者胃内残留量大小。残留量超过mL时或延迟/暂停营养支持,或加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营养液输注时由第浓度开始,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增加,最初~ml/d,在3~5d后增加至全量,温度以37~40℃为宜,过低时可用加温器加热处理。鼻胃管或鼻肠管妥善固定于面颊部,定时观察面颊部皮肤颜色、温度变化,每隔4h检查一次喂养管长度变化。每次营养支持前后均利用20mL左右的温开水或者是0.9%氯化钠溶液冲洗,保持其运转状态。若出现呛咳、呼吸急促等情形时立即暂停营养支持,协助患者翻身并适度用力拍背,正确引导后者咳嗽。每日用石蜡油润滑患者的鼻腔粘膜,存在潜在并发症表现时及时上报并予以相应处理。
1.3观察指标
选取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为观察指标,其中并发症包括腹胀、腹泻、反流。
2、结果
例腹部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腹胀2例、腹泻1例、反流1例,并发症发生率4%。排气时间(22.50±1.50)h、排便时间(50.40±1.10)h、经口进食时间(33.46±1.24)h、住院时间(13.55±1.15)d。
3、讨论
据本研究结果可知,在腹部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并缩短其住院时间。但本次研究亦指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必须注重以下两方面内容:其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营养液的输注速度,以避免过快所致的腹胀、腹泻。其二,提高患者依从性尤为必要。并发症的发生与护理干预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而患者依从性又与护理干预是否顺利开展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综上所述,给予腹部肿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原作者:陈秀芳
原作者单位: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