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大众网,让在城阳的你有归属感!
虽然医学越来越发达,但不少年轻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尽量少打针吃药,遇到小医院,而选择用些偏方治疗。不过,偏方真能治病吗?这两天,有位孩子的家长,因为相信偏方惹了祸。
家住平度的杨女士今年刚刚生了二孩儿,20多天前5个月大的小女儿开始拉肚子,寻医问药花了不少钱也没有太好的效果,此时,村里的老人给她推荐了一个偏方——拉肚子用无花果叶烧水洗洗。
按照偏方给孩子洗完脚以后,孩子的脚上开始红肿,起大水泡,一直痛苦地不停哭闹。见此情形,杨女士一家医院。
经过医生诊断,杨女士的女儿是过敏体质,出现个现象属于超敏反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其他孩子用过这个偏方没事儿,偏偏她女儿会出现这个症状,经过治疗,孩子的病情正在好转,但医生说可能还会留下后遗症。比较重的已经损伤到真皮层了,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色素的沉着,部分孩子可能会遗留斑痕的形成,因为斑痕比较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关节功能的受损。
除此之外,这些“治病”的土方子,
其实都有很大问题,请大家千万注意!
▼▼▼
高烧酒精降温——少儿不宜婴幼儿发烧相对较为常见,不少家长因为“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不给孩子吃退烧药,而是选择使用酒精擦身的物理降温法。但物理降温并不适用所有发烧病人,而且,使用酒精给孩子擦拭更是存在隐患。
这个方法仅限于16周岁以上的成人发热是可以用酒精擦浴物理降温的,而16周岁以下的儿童酒精擦浴容易导致体温骤降出现休克,当身体发热时,酒精很快会被吸收,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正确做法:孩子发烧38℃以下的低热可用温水擦浴,擦洗孩子的四肢、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利于降温。也可采用额头贴敷退热贴或凉毛巾等降温,多饮温开水,高热不退时不可“捂汗”。成人可以用稀释后的酒精降温。
昏迷掐人中——掐得不对很危险在很多影视剧中,一个人因生气而激动昏厥倒下,旁人习惯性地去掐人中,很快倒下的人就慢慢苏醒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掐人中并不能够起到急救的作用,掐不对反而会害人。掐人中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疼痛刺激的作用,对患者的意识有判断价值,没有救治价值。很多人掐人中一旦掐得不对路,往往会造成致命性错误。
?正确做法:当公众遭遇突然昏迷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发现有人倒地昏迷,确认环境安全,上前拍肩大声喊叫患者,如无反应,则观察呼吸(胸廓是否有起伏),如呼吸正常,则给予稳定侧卧位,密切观察呼吸,等待急救车;如无反应且无呼吸,则给予心肺复苏或单纯胸外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切记,不要耽搁拨打急救电话,避免错过抢救时机。
鱼刺卡喉喝醋吞饭团醋只能在咽喉停留几秒,基本上不可能达到软化鱼刺的效果,大量饮醋反而会导致胃部不适。吞饭团可能导致鱼刺刺伤喉咙,甚至刺破食道,引起感染,都可能危及当事人的性命。
?正确做法:卡刺应该及时用力咳嗽,还可以用手指刺激舌根部,通过呕吐把鱼刺冲出来。如果这些方法都没效果,应该马上就医。
仰头举手止鼻血流鼻血时千万别仰头!这个做法不仅不能止血,还有可能让血液倒流到食道和肠胃,严重时还有可能将血液吸入气管和肺内,堵塞气道!
?正确做法:流鼻血时应该马上坐下,头向前,然后在头部或脖子上敷上冷毛巾。也可以在鼻孔中塞上棉球,然后捏紧鼻翼。
腹泻吃大蒜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经常吃大蒜确实能有效抑制肠道的有害病菌。但如果在腹泻时食用大蒜,会加重对肠壁的刺激,从而加重腹泻。
何首乌黑发民间常用酒蒸首乌、首乌炖鸡进补。可实际上,何首乌含有大黄酚,过量服用会中毒,损害肝脏和致使食道出血。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抽搐,甚至呼吸麻痹等症状。
生病了,千万不要盲目用偏方治病。
及时就医才是最佳的选择!
来源:城阳大众网根据湖北经视、青岛日报及网络综合整理责任编辑:秀儿新闻爆料/新闻-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