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找准神阙穴 轻松点走敷脐疗法将中药制成软膏或药饼

时间:2014/3/22 10:37:29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穴位名称

神阙

穴位位置

即肚脐眼,人体任脉上穴位,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标记。“神”指神气、元神、生命力,“阙”指门楼、牌楼、宫门等,神阙就是人体元神的门户。脐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又为后天之根源,为十二经之发源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穴位。因此,脐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着密切的联系。

穴位功效

神阙穴位于任脉,而任脉属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之百脉,所以脐和诸经百脉相通,脐又为冲任循行之所,而且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岐”,故三脉经气相通。所以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内连五脏六腑、脑及胞宫。故神阙穴能健脾补肾、和胃理肠、温经通络、强肾调经、行气利水。

适用人群

腹中冷痛,腹泻,小儿厌食,尿失禁,脱肛,妇人宫寒不孕,子宫脱垂,前列腺肥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保健方法

薰脐疗法

属于中医灸法的一种,主要功能是温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病邪、扶助正气、康复机体的目的。由医师选择适当药物,例如川芎、生姜、木香、丁香、大黄、肉桂等活血理气药材,研成细末,搅拌成膏状,适当涂在肚脐上,将点燃的雷火灸悬放于灸罐中,放在神阙穴上面,借其热力,使药效渗透经络,而达到效果。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主治手脚冰冷、痛经、腹泻、遗尿、尿频、单纯性肥胖(特别是大腹便便、虚胖)。

隔姜灸

切厚生姜一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如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衬一些纸片或干棉花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主治腹痛、泄泻、脱肛和水肿、虚脱。

按摩

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掌心左下右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或叠放于穴位处轻轻压放或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度,可起到温养神阙穴的作用。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经常对神阙穴进行保健按摩,可启动人体胎息,使人体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敷脐疗法

将中药制成软膏或药饼,贴在肚脐上,既有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的渗透作用,是内病外治的方法之一。

如呃逆,可选用橘皮、半夏、柿蒂、丁香等,研成细末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2―7天。

如胃痛(脾胃虚寒型),可选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黄酒调成糊状,连用2―7天。(注:以上疗法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cjwq/25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