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场腹泻根源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8-3-20 20:48:07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仔猪腹泻是规模化猪场常见病,多发病,是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发于两个阶段,1到3日龄,7到0日龄。秋冬季腹泻更多发

一、冬季腹泻原因

秋去冬来,天气逐渐寒冷,昼夜温差变化大,常温低于10℃以下时,加之饲养管理不当,圈舍防寒保暖措施差;猪群消化能力减弱,抵抗力能力降低,致病因素容易入侵,发生腹泻。猪群腹泻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猪生理因素:尤其是哺乳期仔猪和保育期仔猪,因消化系统的功能不健全,再加上断奶应激的影响,肠绒毛受损,胃酸分泌不足,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能力下降而引起腹泻。

、环境:冬季下雨时间较多,气温忽升忽降,湿度大。仔猪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高,对温度、湿度和风速都很敏感,容易因天气的骤变一时难以适应而引起腹泻的发生。不论是仔猪还是母猪、中大育肥猪对圈舍温度的要求都不能低于15℃左右,才有利于生长。

3、饲料:饲料霉变,饲料中蛋白质过高或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霜、冰冻饲料及未经煮熟的豆类制品等,均会导致腹泻。

4、饲养管理不当:圈舍结构不合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阴暗潮湿的圈舍环境,特别适宜细菌滋生,导致腹泻;圈舍防寒保暖措施不当,贼风入侵,受寒感冒容易引起腹泻;仔猪饲喂开口料过晚或断奶后,没有严格按定时定量饲喂,导致饥饱不均,引起的过食性腹泻。

5、病原微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存在,扰乱了猪只胃肠道正常的消化机能,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使胃肠道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大肠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明显降低,造成腹泻。

二、临床症状

猪腹泻临床上普遍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时而伴有呕吐,使肠道功能减弱、免疫力低下,从而导致机体瘦弱。

1、哺乳仔猪:患猪突然呕吐,严重水样腹泻;粪便呈乳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未消化的小块凝乳,恶臭;多数发病后-7天死亡;5日龄内仔猪病死亡率为95-%。而胚胎期感染病毒的仔猪,多在出生时即死亡或出生数天后死亡,死亡率高达%。

、断奶仔猪:断奶前后的仔猪最易发生水样腹泻,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内含少量未消化食物;被毛粗乱、精神不振、呼吸困难、气喘或耳朵发绀,有的皮下出血,关节肿大、败血症等临床表现,死亡率高达60%。

3、育肥猪:生长育肥猪发生腹泻,有的病猪出现轻度腹泻或一时粪便稀软,对体重无明显影响,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腹泻发生后容易赖过而自愈,但是,伴有心脏功能衰竭的病猪容易发生死亡。

三、预防措施

猪冬季腹泻每年均有发生,应以预防为主,才能保证猪群安全度过冬季。

1、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对于仔猪流行性腹泻应做到“防重于治,治无病”的原则。圈舍要经常清扫,做到三勤:即饲喂时勤添少喂,减少浪费;圈舍勤打扫,保持圈舍干燥、干净;勤清除,对圈舍和环境的垃圾、粪便,随有随清除,保持圈舍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强饲养管理:对仔猪要精细管理,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供给猪的饲料要柔细适口,易于消化。

3、饮水充足、洁净:冬季猪应饮用温热水,并在饮水中添加板青颗粒、毒治、肠胃舒、葡萄糖粉等饲喂。以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可有效预防冬季腹泻。

4、及时发现病猪,隔离饲养:在养猪生产中要做到三看:即看精神状况,看饮食情况,看排泄的粪便颜色和形状。及时发现、早期隔离和对症治疗,减少死亡率,降低猪群发病率。

5、消毒:冬季圈舍密闭较严,空气流通性能差。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同时要注意加强猪舍和环境的定期消毒,消除室内不良空气的影响。舍内可用碘净消毒,环境用消毒王消毒。

而断奶后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率高达30-40%,死亡率高达30-50%,特别是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可高达%。而大猪、中猪腹泻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那么在实际临床当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1、免疫工作是否到位首先,应该查一下我们免疫工作是否到位,如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是不是执行到位,我们大家都知道,伪狂犬活苗抗体只能维持三个月,无论产前打一次还是一年防三次,当中都会有一个免疫空白期,这个时间在妊娠期往往会出现母猪流产,在哺乳期出现会导致小猪顽固腹泻,呕吐,拉黄色稀便,建议大家在治疗产房腹泻时,要先检查一下伪狂犬免疫工作,如果没到位可给母猪注射3头份伪狂犬疫苗,再配合常规治疗方法,这样的话治愈率会大大提高。最好提前做好适合自己场的伪狂犬疫苗。目前市场伪狂犬疫苗有K61株,HB98株,鄂A株大家可根据自己情况灵活运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另一个元凶是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兄弟,这三个坏东西无恶不做,无坚不催,大小通吃,所到之处令人谈之色变,十日之内小猪一旦被感染,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就算是侥幸存活的,大多都变成了僵猪,成为日后其它病的易感群体。由此可见此三兄弟的危害有多大。

预防方法:可用魔力液配合最新抗病毒产品—芪贞增免颗粒搭配预防!没有免疫过的猪场,第一次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活苗注射,隔一个月之后用活苗加强一次,每三个月注射1次,以后在产前45天注射一次灭活苗,若感觉压力仍大可在产前15天再注射一次灭活苗。

3、毒素还有一个是毒素引起的拉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母猪生的小猪长的快,母猪奶水好,母猪体表干净,无眼屎,泪斑,小猪基本上不拉稀,那么为什么有的母猪产的小猪经常拉稀,而有的母猪产的小猪在哺乳期一直正常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些体表脏,有眼屎,泪斑,皮肤有出血点是毒素超标的表现,小猪吃奶以后,奶水中也含有大量毒素,所以会出现拉稀现象,临床上应给母猪定期保健,加入一些提升免疫力,保肝护肾的中药如芪板青,金叶清瘟,肝胆颗粒来调节母猪,从而让母猪摆脱亚健康状态,这样产房小猪拉稀自然就少了。一句话仔猪拉稀,根源在母猪,必须让母猪净化好。

仔立停—运用中医的扶正祛邪,保肝护肾,解毒排毒的原理去处理母猪;使母猪体内毒素清除,乳汁得到净化;仔猪从而恢复健康,腹泻得到控制。

如果以上工作能做到位,则产房拉稀会大幅度下降,就是有拉稀,一般死亡率也不会太高。当然,別的方面也不容忽视,如霉菌毒素,附红细胞体,圆环病毒,母猪发热性疾病,大肠杆菌,球虫病,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缺硒,猪舍温度,消毒工作,等也可引起小猪拉稀,预防工作也不能忽视。猪场是挣钱的地方,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预防保健,管理上下功夫,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猪场的生产计划方案,如母猪年产.窝,平均每窝产1头以上,断奶达到10头以上,8日龄断奶达到6.5公斤以上,60日龄达到40斤以上,保育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七以上,日龄达到斤以上,日龄达到公斤以上,育肥猪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时时对照检查工作是不是落实到位,找到自己不足之处,充分挖崛猪场生产潜能,力争效益最大化。——格林农牧

添加主编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白殿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cjwq/321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