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腹泻血便患者,还应考虑此种疾病

时间:2018-12-25 19:24:29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近期我院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48岁,从加拿大回国三日,腹痛、腹泻伴血便,CT表现如下:

影像学表现: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肠壁增厚,肠腔变窄,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可见条索影。

影像诊断:结肠感染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便常规,镜下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患者定诊为阿米巴病,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现已康复出院!

治疗十日,复查CT示:结肠病变区基本恢复正常。

阿米巴类感染是由根足虫纲(Rhizopoda)、阿米巴目(Amoebina)、内阿米巴科(Ent—amoebidae)、内阿米巴属(Entamoeba)下各种内阿米巴所引起的,临床习惯简称阿米巴。其中肠道阿米巴原虫,种类虽多,大多寄生于人体内作为共居生物而无致病能力,唯有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被认为是有致病力的阿米巴

病原学

溶组织内阿米巴有滋养体及包囊两期。滋养体自包囊逸出后寄生于大肠肠腔或肠壁,以大肠内容物包括细菌为养料,借肠内乏氧和存在细菌的条件,进行分裂繁殖。滋养体大小不一,12~60um,而以15~30um为常见。

发病原因

包囊被吞食后进入小肠下段,滋养体脱囊逸出,随粪便下降,寄居于盲肠、结肠、直肠等部营共居生活,以肠腔内细菌及浅表上皮细胞为食。在适宜的条件下,滋养体侵袭肠粘膜,造成溃疡,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时,酿成痢疾。

流行病学特征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发病较多,以秋季为多,夏季次之。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子多于女子,成年多于儿童,幼儿患者很少,可能与吞食含包囊食物机会的多少有关。

传播途径

包囊在土壤中可以生存8天以上;在潮湿及凉爽环境内,如粪便中可以生存几个星期。包囊可以通过污染饮水、食物、蔬菜等进入人体。在卫生环境恶劣的地方,水源或食物易被粪便所污染。在以粪便作肥料的地区,未洗净、未煮熟的蔬菜是重要的传播因素。蝇类及蟑螂都可接触粪便,体表携带和呕吐排便,将包囊污染食物而成为重要传播媒介。

阿米巴病变部位的分布依次为盲肠与升结肠、肛门、直肠、阑尾和回肠下段。滋养体可进入门静脉血流,在肝内形成脓肿,且可以栓子形式流入肺、脑、脾等组织与器官,形成脓肿。

诊断标准

WHO专家会建议的诊断原则是:

1、从新鲜粪便标本中查到吞噬有红细胞的滋养体,或从肠壁活检组织中查到滋养体是本病确诊的可靠依据。

2、从粪便标本中仅查到1-4个核包囊或肠腔型滋养体,应报告为溶组织内阿米巴、迪斯帕内阿米巴感染。此时即使患者有症状,亦不能据此得出肠阿米巴病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血清抗体检测、粪抗原检测或PCR检测证实感染虫株确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后,诊断才能确立。否则必须寻找引起腹泻的其他原因。

3、在有症状患者的血清中若能查到高滴度的阿米巴抗体,亦是本病诊断的有力证据。

辅助检查

1.粪便检查:大便呈暗红色,有粪质,带血、脓或粘液,呈腥臭。

2.乙状结肠镜检查:如粪检阴性,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很大诊断价值。溃疡常较表浅,、覆有黄色脓液。溃疡边缘略突出,稍见充血,自溃疡面刮取材料作显微镜检查,发现病原体的机会较多。

3.阿米巴肝脓肿:腹部B超、CT检查可见到病灶。

鉴别诊断

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疾病相鉴别,尤其是细菌性痢疾,尚有肠结核、血吸虫病、结肠炎、结肠癌及其他肠道原虫感染亦可与肠阿米巴病混淆。溃疡病、胆囊病、结肠息肉等须与有不明确腹痛及肠出血者区别。综合运用以上诊断方法,鉴别不难。

牡丹医院影像科自引进排双源双能量CT以来,以影像学博士李为民主任为首的诊断团队先后开展了双低冠脉成像扫描、双能量成像去伪影、虚拟平扫等技术,填补了牡丹江地区在此领域的空白,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咨询、预约-

赞赏

长按







































老牌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cjwq/561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