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过度治疗是种原罪。我爸爸走后的这段日子里,我守护着妈妈,才发现,她被爸爸宠得像个小女生,几乎什么都不知道,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性的去问爸爸。我们失去了父亲,妈妈失去了老伴,同样的伤心,我总是在妈妈面前强颜欢笑,像哄一个倔强的孩子那样去陪伴照顾她。有时我跟妈妈会一直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爸爸的癌症,我们是不是治疗过度了?爸爸一得病,我和弟弟还有妈妈就确定了这样一条原则,要给爸爸用最好的药,减轻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所以16年的时候,爸爸刚查出肺癌,就是晚期不能手术了,我们跟医生商量直接用了当时最好的进口化疗药,培美+呗伐+卡铂组合,按照爸爸的体重计算,一个月用一次药一次用到5万多,当时药效不错,爸爸并没有出现什么恶心呕吐脱发之类的副作用,相反胃口不错,还能主动吃一些营养品。后期时医生才告知我们家属这种进口的化疗药,可以申请慈善赠药,我们跑了全套的手续,每个月陪爸爸拿一次药,药效一直维持到一年半后才出现耐药性。
然后又给爸爸做了第三次基因检测,依然是没有突变,用不了靶向药。医生只能改为二线化疗药,紫杉醇类药+奈达铂,开头两个月爸爸还有体力支持,第三个月就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骨髓抑制,药物造成骨髓丧失造血功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快速下降,身体没有一点抵抗力,出现高烧腹泻,不进食不喝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等问题,医院打升白针并做相应对症处理。初期时打了升白针就能快速提升白细胞,减轻腹泻和高烧症状,后来打了升白针也没有用了。医院一下子就报了病危,我们急得要死,只好找了著名专家请教,专家过来会诊后,就直接跟科室主任交代,把我爸转到单间病房,不能跟别的病人混住,怕感染,然后又开了进口丙球的处方,让我去买药。那天晚上12点多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药房主任,开了药房门,搜罗了一箱丙球扛着回病房,交给护士,一天打两支,医生说如果这样还没有什么起色,就让我们放弃治疗。我们每天都紧张的守护着爸爸,生怕出现一点意外。当打到第12支的时候,爸爸的情况总算是平稳了。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爸爸又做了一次基因检测,因为他一直对口服靶向药情有独钟,觉得那样轻松一些。可结果还是另我们失望??。18年的时候,听医生说有一种免疫疗法,PD_L1可以增加癌症病人的自体免疫能力,达到抗癌效果,并且病人的舒适度非常高,几乎没有副作用,我赶紧找了关系,把医院吴院长的科室,请他为爸爸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爸爸不能用免疫的O药,或者K药,药效最对症的应该是T药,但是这种药国内没有,只能通过香港渠道,每隔21天购买一次,有医院开出,用冰桶人肉带回广州,送到病房,随着港币利率的上浮,一支药也四万多人民币了。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爸爸的体重和体力很快恢复,在19年国庆节的时候,全家还开车回了一趟山东老家,陪同爸爸拜访看望了老家所有的亲戚和朋友,一路上爸爸兴致勃勃很是开心。我们原以为这个药效果那么好能够维持两、三年,这样可以等到新药出来,用于延长爸爸的生命。
可是一年之后,爸爸还是出现了脑转,免疫的T药也控制不了,又要换药了。但是爸爸一直用的都是好药,再用二线药根本没有效果。所以我们进行了第四次基因检测,然后等待配型出来。那一个月当中,爸爸只吃中药,癌细胞疯狂反扑,脑部的转移瘤从3个增加到8.9个,尺寸也明显超过1厘米,爸爸已经无法行走,吃不下任何东西,明显健忘,迟钝,说不出话来。我们一看这种情况,特别着急,急忙找专家会诊,解决燃眉之急,准备做头模,全脑放疗。晚上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了院长的学生主任的电话,说是发现我爸爸有一组基因活跃,可以试一下靶向药的爬墙疗法,口服奥西替尼,医院做的临床试验里有效数据比较高,应该能控制爸爸的病情,第二天我挂了号直接买了药拿给爸爸,叮嘱他一天一粒千万别忘了。万幸的是,药效不错,用上奥西替尼之后,爸爸的脑转得到了好转。整个疫情期间,我们把爸爸像个熊猫一样保护起来,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小,爸爸每天都和小侄子到天台打太极拳,还能在楼下花园散步。医院给爸爸买一盒,因为爸爸的基因配对不在医保范围之内,所以只能自费一万五买药了。疫情后期,四月份,医院一有松动,医院做全面检查,很不幸,奥西替尼控制失败,爸爸又要换药,主任给爸爸开了安罗替尼,并跟我详谈,奥西和安罗替尼对于爸爸来说,都是安慰剂,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意义不是很大,他直接说明爸爸还有三个月,应该让他好好的去享受一下生活,不要再做无畏的治疗了。可是我们舍不得,所以咬牙坚持着给爸爸治疗。换了安罗后,副作用太大,爸爸一点都吃不下东西,严重呕吐恶心,一个月瘦了20斤。主任又赶紧把爸爸收治进了病房,组织会诊后,一致认为,爸爸用的都是好药新药,目前达到了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建议用针对爸爸基因有治疗效果的新药,做入组实验。我们跟爸爸商量后,他就入组了,一个星期打一次针,最初的第一个星期,情况不错,也没有什么副作用,爸爸的胃口也开了,每顿能够吃点东西了。第二个星期就有点腹泻,我们都没有在意,以为是夏天天气太热,吃坏了肚子。第三个星期腹泻严重了一点,专家就进行了会诊,给了详细地治疗方案,治疗腹泻,可是效果不好,后期只能进行补液营养支持。两个月后,爸爸已经很虚弱了,我们就退组了。去检查的结果是,药效非常好,爸爸的头部转移瘤得到了有效控制,肝脏的转移瘤已经消失,原发病灶缩小到1厘米多,纵隔淋巴也几乎消失。当时爸爸还满怀信心,想调理一个月身体后,再想办法入组,继续用药。可是后期的并发症却要了爸爸的命。
我爸爸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治疗癌症过程中所产生的并发症。就是说癌症控制住了,但是免疫力已经被完全破坏了,引起各脏器衰竭,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有点风吹草动都是要命的,正常人的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腹泻、高烧,可能扛一扛就过去了,但是这些小症状往往会导致癌症病人的死亡,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因用免疫用药的关系,病人的机体再也不能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崩溃,所有的医药都起不到一点作用。我的内心特别愧疚,也许不这样过度治疗,不追求什么最新最好的药,从常规基本药物用起,虽然爸爸难受一点,但他或许能够再多陪伴我们几年。
生命以花开的方式灿烂美好着风吹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