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发的肺结核流感等传染疾病该如何预

时间:2021/7/20 15:21:28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http://m.39.net/pf/a_4790113.html

冬季全国气温骤降,人体抵抗力减弱,人们在冬天里又不常出门,屋内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病毒含量高,特别是一些经呼吸道感染病毒的传染病,由于病毒大多十分耐冷而不耐热,气温低反而更易存活,因此冬季传染病发病率更高。认识冬季传染病,是预防冬季传染病的前提。接下来,今天就冬季传染病的主要常见类型、主要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作一简要说明

一、流行性感冒及预防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我国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是春冬两季,且传播速度快,学校、托儿所、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是流行性感冒集中爆发的地点。

流行性感冒以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会出现头痛、高热、咳嗽、寒颤、肌痛等症状。成年人感染后高热3-5日后症状会明显减轻,但仍有乏力感;老年人和儿童症状不易减退,严重的会导致全身衰竭、血痰以及呼吸困难,且有并发肺炎的可能,死亡率较高。

(二)预防措施

根据病毒类型的不同,人类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其中,甲型流感流行度高于乙型流感。预防流行性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流感疫苗。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也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要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增减衣物,不要让身体受凉。因为人体受凉后,身体的血供会减少,抵抗力会减弱,更容易被病毒侵害。其次,流感患者在室外要自觉佩戴口罩,以防止传染给他人;再次,在室内,一天至少开窗透风两次,一次保证开窗至少15min,以稀释室内空气,控制室内病毒浓度,去除过量湿气;最后,要勤洗手,强身健体多喝开水,提高自身抗病毒能力等。

二、肺结核及预防措施

(一)肺结核

肺结核多发于老年人,大多通过呼吸道传染,传染性十分强烈,一般肺结核病人是传染源。肺结核患者飞沫喷出体外,感染其他健康人群。该病起病可急可缓,发病时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消瘦、纳差、盗汗、女性月经失调等症状,呼吸道症状见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胸闷或呼吸困难症状。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至少有1/3的人曾感染结核杆菌,且受感染的人群中大概有10%的人患上结核病。

(二)预防措施

预防肺结核有四点措施:

(1)规律的生活。健康的身体是预防疾病的基础,我们需要有意识地避免过度劳累,释放生活压力,避免长期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锻炼,健康饮食,增强抵抗力。

(2)预防与肺结核相关的疾病。除了直接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能够患上肺结核外,糖尿病、艾滋病、矽肺、肿瘤、胃肠道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器官移植等也会增加患上肺结核的几率。其中,艾滋病和糖尿病诱发肺结核几率更大,艾滋病诱发几率为30倍,糖尿病为4倍。

(3)防止结核菌传播:提高对结核病传染方式和危害的认知,不随地吐痰,将结核病病人的痰作特殊处理(如焚烧或药物消毒),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捂住口鼻,定期对病人所使用物品消毒和清洗等。

(4)做好隔离。排菌肺结核病人要有自觉隔离的意识,不到人与人接触过于频繁密集的地点工作或活动,在家中,条件允许下单独居住一室,条件不允许的病人也尽量与人分床睡,积极接受治疗,家中常通风换气,以减少接触传染源。

三、手足口病及预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也称为“手足口综合征”。手足口病症状并不严重,一般以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皮疹和全身发热为明显特征,少部分患者症状严重,可诱发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炎、心肌炎等症状,个别病情进展快的患者可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好发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9-10月,传染源是患者和隐形患者。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了被病毒污染过的水以及食物等,其中,密切接触是其主要传播方式。患者使用过的洗漱用品,患者的手,贴身物品以及玩具、食具等用品都可以导致感染。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自身抵抗力弱就容易感染肠道病毒,患上手足口病,而对于儿童来说,儿童大多处于适龄阶段,在集体生活的环境中,若存在手足口病患者,容易发生密切接触,导致手足口病的集中发病。

(二)预防措施

冬季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一,勤洗手。在每次进餐前、如厕前后、接触了赃物后、处理呕吐物后以及清理粪便、为婴儿更换尿布后,都需要洗手。

第二,养成良好的打喷嚏或咳嗽习惯。每次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使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若没有纸巾,可用肘关节挡住口鼻)。

第三,养成个人物品不公用的习惯,比如毛巾、牙刷等物品,若家中有手足口病患者,避免直接接触和使用患者所使用过的物品。

第四,养成定期清洗消毒家具、厨卫用具、玩具或其他用品的习惯,若是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物品,可选择高温杀毒、紫外线照射或漂白粉消毒方式消毒。

四、流行性腮腺炎及预防措施

(一)流行性腮腺炎

此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与冬、春两季,俗称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症状典型,即腮腺肿痛、发热,有时疼痛可累及其他唾液腺,病人的飞沫、唾液以及直接接触方式可导致传染,潜伏期为2-3周。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后肿大的腮腺可消退好转,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二)预防措施

儿童和青少年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群体,因此,做好儿童和青少年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首先,非学校地区,需让学生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其次,保持室内环境干净卫生,空气新鲜,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换气,保障个人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最后,若发现有人患上流行性腮腺炎,需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避免传染至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cs/1032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