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知识科普——第二期
岁月悠悠七万载,贫寒富贵尽折伤。
咳咳血染门前草,叹叹飞花落雨塘。
病骨恹恹泉路近,孤坟岁岁断人肠。
凭君莫怨当年事,历代医家未有方。
——《记痨》
Tuberculosis
如歌谣所述,结核病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除毛发和牙齿外,人体的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的主要类型。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大学中也有很多人受其困扰,今天的这一期的结核病防治科普栏目就给大家解答一些有关与大学生在肺结核确诊和治疗中常见的问题。
#1
一、“我”得了结核?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咳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等。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咳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2
二、“我”是怎么被传染的?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经其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就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受到感染。比如教室里有几十名学生上课,宿舍里大家又共同住在一起,如果房间通风不好,当健康的你们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容易造成结核菌感染。
#3
三、“我”该如何自救?
想要预防结核病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规律饮食与作息、勤加锻炼,增强抵抗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护口鼻;注意室内卫生,经常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以及应避免在尘土飞扬、环境质量较差的地方久留或进食。
#4
四、“我”真的得了结核?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我国对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免费进行涂片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治疗期间的主要抗结核药物。
#5
五、中招后“我”该怎么办?
确诊肺结核后,应在结核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应尽医院,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尽可能快速的阻断传播。不应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以及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如遇特殊情况,需佩戴好口罩。
#6
六、“我”还有机会吗?
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坚持用药并完成规定的治疗后,95%以上的患者可被治愈。如果不按时服药、不完成疗程,易造成结核菌耐药。一旦发现耐药,疗程会延长且易导致治疗失败。所以如果被确诊后一定要树立起被治愈的信心,遵循科学的方法完成规定治疗疗程,绝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被治愈的。
#7
七、“我”还会伤害到其他人吗?
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治疗,通常情况下传染性会很快下降,接受治疗数周后,痰内结核菌将明显减少,多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完成全疗程,达到治愈标准后,痰中查不到结核菌,就不再有传染性。
至此,今天的结核知识科普就结束啦,希望大家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