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是一位漂亮的杭州女孩,31岁,平素很喜欢运动健身的她身材高挑,是多家广告公司的签约平面模特。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会加班熬夜,还不能按时吃饭,生活没有规律,但是也没生过什么病,医院去的很少。
便血2个月,以为是痔疮
其实是肠癌
最近两个月来,她经常感到肚子隐隐作痛,然后就急着要往厕所跑,大便次数比以前也有增加,更让她担心的是,有时候大便还混有暗红色的血液。通过上网搜索,她自己给自己诊为“痔疮”。于是在小区附近药店买了痔疮膏外用,可是用了半个月,症状并没有减轻,这让她有点紧张起来。
听好闺蜜推荐,医院求诊。医生仔细询问了她的病情并查体后告知,她肚子痛和便血不是痔疮引起的,很可能是肠子里其他的问题,建议做个结肠镜检查,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小欣起初有些拒绝,认为自己年纪轻轻不会得什么大病。于是医生翻出了不久前自己发的一条朋友圈给她看:
小欣看完当即改变了主意,去做肠镜。无痛肠镜显示,她的直肠上长了一个肿瘤。而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5天后的病理报告显示——腺癌,一种直肠常见的恶性肿瘤。
小欣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得了这样的病,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越想越委屈,在医生办公室里,眼泪就哗哗直流。
医生又耐心安慰她不要担心,因为她警惕性很高,及时就诊,发现还比较早,可以手术切除;而且直肠肿瘤距离肛门有大约十公分远,手术肯定可以保住肛门,这样手术后她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样工作生活。
直肠癌发病容易会忽视西安医学医院王亚琴主任表示:肠癌的起病很容易被忽视,因为一般没有临床症状,或者被患者自行诊断为“痔疮”。一部分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这些症状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肠道疾病的确诊,还是需要依赖结肠镜等检查。
有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只占全球总人数的17%,但是直肠癌患者在全球的占比却达到了31%!更有科学家预测说,不久的将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成为癌症榜首。
结直肠癌可防可治,为什么发生率只增不减?又为什么有这么多病患在中国?
结直肠癌的四大“元凶”王主任表示:经济富裕了,日子过好了,但大家却未必过得健康~
1“三高一少”的饮食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饮食习惯随之发生改变——从过去以素食、粗粮为主,变成经常性的大鱼大肉。而这种“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特点,恰恰就是直肠癌的致病因素之一。
过多摄入肉类饮食,会刺激胆汁大量分泌,从而刺激到肠道黏膜;再加上,动物蛋白质摄入太多后,会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甲基胆蒽增加,从而增加直肠癌风险。
另外,饮食中的纤维素少了,肠道蠕动就会随之减慢,进而会导致肠道内容物的传递和排出减慢,一些有害物、致癌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增加,就更容易刺激到肠粘膜,升高致癌风险。
2抽烟、喝酒的习惯统计学研究发现,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要高1.27倍。而且随着吸烟年龄和吸烟支数的增加,风险会越来越高。
烟草燃烧产生的致癌物质,比如多环芳烃等,会损伤结肠上皮细胞DNA,形成DNA加合物,影响染色体的稳定性,从而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而酒精进入人体后分解成的乙醛,也可以直接损伤我们的DNA链、诱导基因突变,从而诱发癌症。研究显示,酒精摄入量大于45g/d,大肠癌的患病风险增加1.5倍。
2久坐不动的生活以前什么活都要自己动手干,现在连做家务都是各种机器帮忙,活动量越来越少。尤其是现在很多上班族一坐一整天;下班时走路、骑车能省则省,坐公车、开车成了常态;然后回家又是瘫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一天没能动几个小时~
但久坐的人,肠道、胃部蠕动减弱减慢,代谢废物、有害成分等易在结肠内滞留,刺激肠黏膜;而且久坐还会使得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结肠癌风险就更高了。
2四面八方的压力上学时候的成绩压力;工作后的升职压力,中年时又有“上有老下有小”的养育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使得很多人处于易怒、急躁、焦虑、紧张、忧虑、抑郁等情绪中。
而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长期精神压力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而引起肠道粘膜血管收缩,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炎和溃疡的发生。
高压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促使大量自由基生成,从而使得细胞更容易癌变。
拖出来的“不治之症”,预防之后大不同肠癌的发生过程一般是: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需要10-15年的时间。
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4%!但可惜的是,在我国,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这主要与老百姓缺乏早筛意识有关——调研数据显示,97%的结直肠癌患者患病前未做过肠癌筛查。许多患者往往等到身体医院检查,错过较佳治疗时期,从而导致“一发现就是晚期”的悲剧。
如何筛查有以下任意1条或者1条以上者,列为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需根据医生建议行结肠镜检查: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3.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4.同时具有以下2项及2项以上者
①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2个月以上)
②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
③黏液血便
④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⑤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5-74岁人群中每两年接受1次大便潜血检测;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如果有炎症性肠病、大肠息肉,建议每1-2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预防:记住这16字箴言16字箴言:规律生活,健康饮食,定期体检,经常运动。
具体来说,就是一定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饮食均衡。
日常饮食可以这样吃:
1.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以及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2.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3.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
4.保持适当的体重。
5.每天的食盐摄入低于5克。
6.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少喝酒精饮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了推动健康中国的全面实施,让西北地区的胃肠疾病患者接受到科学正规的诊疗服务,早日走出阴影,西安医医院特推出“全套胃镜检查4折特惠活动”。点击下方小程序链接填写信息即可报名参加!温馨提示西安医学医院温馨提示: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免费-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