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创始人HenryCohen博士提出,5月29日这一天,将永久的成为“世界肠道健康日”。年,“世界肠道健康日”这个概念被引入中国,旨在提升公众的肠道健康意识。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世界肠道健康日专题。
(点击图片看大医生在线讲解)
上线大医生:林志辉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今日探讨:世界肠道健康日专题
上线嘉宾:张华瑜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17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今日探讨:世界肠道健康日专题
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家工厂,肠道就是工厂的“加油站”和“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各种食物在这里被分解、吸收,剩下的残渣也从这里被排出体外。
常见的肠道疾病?
1、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如果息肉破溃,会导致肠梗阻及出血情况。患病后,可能出现轻微或不典型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便血、黏液血便等问题。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对大肠息肉还是要采取谨慎态度,如发现要及时切除。
2、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一般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中以18~30岁和7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患者也会有腹痛、腹泻等问题,但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也可能合并有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症状。
3、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常发生在直肠和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表现在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比如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患者会有便秘、腹泻、中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4、肠梗阻
肠梗阻可以分为三类:一种叫机械性肠梗阻,肠道被寄生虫、粪块、胆石、异物等阻塞,或者肠道某一部分粘在一起;第二种是动力性肠梗阻,常见于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部感染引起的肠麻痹;第三种原因是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管血运障碍,从而形成肠麻痹和肠梗阻。
5、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情绪波动大、自身压力大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患者的腹痛症状一般与排便有关。如果排便后腹痛减轻或加重等,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哪些是属于肠道疾病的高危人群?
1、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2、喜欢吃高脂高蛋白食物的人群;
3、长期便秘便血的人群;
4、患肠道疾病的人群;
5、长期精神抑郁、长期熬夜的人群。
50岁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应该做一次肠道检查。
如何预防肠道疾病?
国家癌症中心年发布的《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38.8万人,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
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2%。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0%。78%的生存率差异,关键就在于「早发现」。
任何影像检查,包括X线和先进的CT、MRI、PET等,都比不上直观的肉眼观测。因此肠镜既是大肠癌的筛查手段,又是其确诊的‘金标准’。
结肠和直肠黏膜的微小变化能被直观看到,这有助于医生诊断肠炎、肠结核、肠息肉、腺瘤、大肠癌等40余种疾病;做肠镜时,医生还可用活检钳取得小块组织,以对病变部位定性。
千万不要因为害怕,错过了发现癌症的机会,早筛查、发现、早治疗才是王道。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简单的肠镜检查,永远不算晚。
大医生介绍
林志辉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福建省胃肠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肝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编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