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八年前卫校中专毕业后,医院作实习生。那时段学习很用功,悟性也不错,经常往来于病房间与病人接触,走访患者积累了一些临床心得。当时作了一个大笔记,(遗失好多年了!)印象深刻的倒是烙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现在做着与医学毫无相关的工作,年龄也早已过而立之年,偶然想起曾经走过的道路遇到过的人,内心不免枨触……
一,《心绞痛》家国都含里外凶,不是静止便分明。压高率速无常乱,夜发不失劳力型。
这是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期间总结:但凡任何增加心脏负担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因素而诱发的心绞痛,统称为劳力型心绞痛。诱发因素分为外因、内因,外因大家都知道,劳累,受凉,情绪激动等。内因导致的常在静态时发病,譬如:血压升高,心律失常,静脉回流增加等。
区别这些,治疗手段肯定是不同的。静态发的病作变异型治疗,如果不考虑以上些因素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脑血栓》水失血粘稠,粘稠颓不流。便溏三日后,提防脑中风。
在脑血管内科实习期间,发现很大一部分脑血栓患者发病前都曾有腹泻情况。(再次提醒老年人如有频繁腹泻应及时补充水分!)就此,一个问题是:老年人预防性挂水,所谓活血化瘀稀释血粘稠度什么的到底科不科学?
三,《高血压》血压高西东,日久应变失。莫以此刻清,能辨当日值。
头不疼也不晕,就认定你的血压在正常值吗?显然是不对的。血压骤然升高你有症状,缓缓的高,就像是时光慢慢的流逝慢慢的偷走了你的青春而你浑然无觉……
谨以此三副拙作纪念我的青葱岁月与曾为之奋斗过的医学事业。对于医务工作者抑或普通民众若能稍有裨益,甚感欣慰,也算得是功德一件!
(声明:本人未曾取得医学方面的从业资格,上述所涉内容都是个人经验之谈,未必具备医学意义上的参考价值,若由此产生的纠纷,一切后果读者自负。)
作者简介:
刘欢欢,笔名刘大欢,别号皆喜,工农,另署青蘋小屋主,斋号指月庐。年出生,安徽亳州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朗诵艺术家学会会员。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