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早上4:02,我国正式进入24节气之一的秋分。又是“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的季节。
每年秋季腹泻的到临都会让宝宝备受煎熬,让宝妈焦头烂额。那么它到底是什么个病症?
秋季腹泻是什么病?有什么特点?
秋季腹泻又被称为轮状病毒(rotavirus)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2岁以内婴幼儿多发生此类病症,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小儿秋季腹泻。
这个病症有哪些特征?有哪些危害?
宝宝感染轮状病毒后,最初会出现感冒、发烧或者呕吐的症状。一般5-10次/天,甚至超过20次/天,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者蛋花汤样。
感染秋季腹泻后的首要危害,便是因宝宝上吐下泻导致身体出现脱水现象。情况严重时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甚至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其次历经过秋季腹泻的宝宝们,因为肠道黏膜受损,吸收能力减弱,营养物质吸收不好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轮状病毒靠什么传播?
粪-口传播是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果粪便中含有轮状病毒,不小心沾染在衣服、手上、家具、餐具、宝宝玩具上时,就容易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体内。
轮状病毒感染力较强,免疫力差者只需要10个病毒即可感染;从潜伏期到腹泻停止的患者都具有传染性。
另外,唾液飞沫也可传染轮状病毒,蚊虫尤其是苍蝇对轮状病毒的传播性很强。
哪些宝宝会容易患秋季腹泻?
消化系统较差
因为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
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抵抗力差
因为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喂养不正确
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
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天气变化温差大
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