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我市雏鸭腹泻发病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我市(普宁市)位于粤东的揭阳、汕头、汕尾三市的中心枢纽。近年来,随着我市养殖业向规模化饲养,鸭饲养密度和量大大增加,发生鸭病及防制过程中出现新的课题,特别在雏鸭饲养过程中,如受到饲料营养、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物理、化学和环境变化等诸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腹泻。轻度腹泻鸭群烦燥不安,易惊,拉青绿色或白色稀粪,严重者出现精神萎糜,眼睛凹陷,食欲废绝等症状,衰竭而死亡。由于大部分鸭场主未能综合分析和找出病因,而投用大量抗生素或抗病毒等药物而收不到有效治疗效果,同时也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后果。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对雏鸭腹泻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本文对养鸭业主有所帮助。
1.原因分析
1.1
营养因素
1.1.1全价饲料没有随期及时更换,所需的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比例失调。
1.1.2使用自配配合饲料在调配过程中各种营养成份不达标,或投料过程受到强阳光、暴雨等外在因素等影响,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饲料中钙、镁、硫和铜含量超标,引起肠道内的渗透压升高,容易吸收肠黏膜水份而引起腹泻。
1.2
饲料品质因素
使用自配饲料时,受玉米的含水量,豆粕、鱼粉等原材料的含蛋白量影响,使用不同批次饲料所含各项营养指标不稳定,可能引起腹泻。同时饲料发生霉变,霉菌所产生的内外毒素剌激肠道壁细胞,肠道黏膜增厚,分泌增强,大量体液积聚肠腔引起腹泻。
1.3
环境因素
气温变化,育雏室中保温过高或天气持续高温,雏鸭为了适应机体体温需求,必须饮食大量水,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水份带走体内热量。饮水大量增大,食用饲料比例减少,引起鸭排出水样稀粪;同时受到高音、骤热骤冷、鸭舍通风性能差,湿度大,粪便没及时清理而产生氨气,使机体反复受到剌激,内环境受到影响而引起腹泻。
1.4
疾病因素
由于当前农村养鸭业大多都以水库、池塘圈养或散养为主,出现大鸭、中鸭和小鸭一起饲养的方式,疾病容易在群与群之间互相传播,如鸭大肠杆菌、鸭疫里黙氏杆菌、禽霍乱、禽流行性感冒、鸭副黏病毒、番鸭“三周病”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感染而出现的不同程度拉白、黄或绿色等稀粪。
1.5
寄生虫因素
雏鸭在平养过程中,容易受水域中一些寄生虫卵的感染如蛔虫、绦虫或球虫等寄生虫的感染引起腹泻。
1.6
药物因素
鸭群在长期或过早过量使用各种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使有益菌群受到抑制或被杀死,而有害菌群产生耐药性,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产生内、外毒素剌激,造成肠道黏膜增厚,大量体液积聚肠腔,通过肠蠕动而排出体外。
2.防治措施
2.1
预防措施
2.1.1加强饲养管理
(1)营养补给合理。调整蛋白含量,应在饲养的不同日龄、不同季节进行饲料蛋白的调整,同时按不同品种进行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营养配合要等同全价饲料。在使用自配配合饲料时应注意各种原料中含有效成份、原料品质等级,合理调节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有条件的要经过检测)。早期调整饲料的结构,提供育雏期的有效营养成份。添加钙、镁等阳离子时不能超过常用值。
(3)日常管理:要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在阶段饲养中,要合理做好不同群的饲养场所的规划布局,不同日龄的鸭群要分开饲养,出栏老场地要加强消毒,有条件的可以闲置1至2个月。同时做好日常清洁卫生和消毒,制订合理的消毒制度,灭虫杀蚊灭鼠制度。
(4)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因气温变化因素引起腹泻的,应及时调节鸭舍温湿度,加强通风、控制饮水和光照。适宜温度应保持15~28℃,湿度为65%~75%。
2.1.2修订合理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制订符合本地区、本场的免疫程序,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和机体体质。
2.2.
治疗措施
综合分析不同腹泻的原因进行对因对症治疗。
2.2.1霉菌引起腹泻的要及时撤换饲料,并在饮水中加0.2%CuSO4,饲料中加入制霉菌素按鸭体重IU/kg。同时上午加入0.9%补液盐进行饮水。因饲料营养不平衡配方不合理等,要及早分析饲料缺陷,加以补充。
2.2.2对疾病因素引起腹泻要引起重视,应及时诊断,综合分析,周全考虑,进行对因对症治疗。使用敏感药物配合燥湿止痢中药,如对细菌性疾病使用Vc和痢菌净(或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肠力欣),中药类有白头翁、蒲公英及大肠杆菌净等;由于我国限制使用抗病毒的西药如金刚乙胺、病毒灵等,所以建议对病毒性疾病引起的以抗病毒药物,如双黄连、黄芪多糖和莽草酸等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对发病时间和使用药物比较长,也可在饲料中加入0.2%的鞣酸蛋白和每公斤鸭体重加一片乳酶生。
2.2.3定期保健,调整肠道内各菌群平衡,建立良好内环境,清理有害菌,应添加益生素等微生物制剂如酵母粉或绿而康等活性菌制剂,尽快建立起肠道微生态平衡。如果鸭只体质较弱,可用一些补中益气中药和电解多维,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使用乳酸杆菌和脱霉剂等定期保健。
2.2.4雏鸭饲养必须提供环境卫生、安静、通风、适温等有利生产的条件,减少一些物理的、化学的应激。如必要时可在饮水中加入肾肿解毒药、抗热应激的氯化铵、碳酸氢钠及多种维生素等药物。
作者:广东省普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陈杨城、陈荣真
摘自《动物防疫一线》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