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女士前两天突如其来“疯狂”拉肚子,竟是自己病入膏肓后拉响的警报!
◆
突发消化道大出血危机生命
◆
徐女士38岁,是浙江杭州一公司白领,平时作息规律,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前几天她感觉肚子不舒服,上厕所时发现大便中混有暗红色血块和鲜红血液。这一天,徐女士连续拉了十几次。
听说痔疮会出现血便,加上每次出血量也不多,徐女士就没太在意,直医院肛肠科就诊。
接诊的是肛肠科主人张磊,询问徐女士病情后,张主任马上将她收院治疗。保守止血治疗一晚上后,徐女士出血状况得到控制,病情开始好转。谁知到了第二天中午,她突然大出血休克,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不稳。
突然出现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必须马上手术止血,可是出血部位在哪里呢?从放射科传回的急诊CT片中,医生发现徐女士的乙状结肠内有个阴影,于是立即将她转入内镜中心进行急诊肠镜检查。
“肠镜探头转入乙状结肠,一个直径3厘米左右的肿瘤就暴露出来了。出血部位明确,我们马上将徐女士送入手术室。”
浙医二院驻余杭一院肛肠科执行主任徐栋团队在手术中发现,肿瘤已将徐女士的肠壁穿破,如果没有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徐栋主任团队在腹腔镜下,为徐女士切除了乙状结肠肿瘤,解除了警报。
◆
被痔疮耽误的肠癌症状
◆
家住郑州的李先生,50多岁,大便带血大半年,忙于孩子结婚,以为是痔疮都忍着,在家自己上痔疮膏。用药治疗后,便血症状时有时无,看似有些效果。一拖再拖。到医院做肠镜检查,被查出直肠癌晚期,但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李先生及家人后悔不已。
由于结直肠癌和痔疮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大便带血、肛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等,其中最突出的相似症状就是便血。如果有便血等症状,千万不要轻易下“痔疮”的结论,这样很可能就错过了致命的肠癌。千万不要让小小的痔疮耽误了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直肠癌治愈可能性机会极大,但到了晚期,再高明的医生及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是回天乏术。
◆
肠癌都是拖延症惹的祸
◆
肠癌——长达10年疾病发展期,所以患肠癌你说你冤不冤,10年内你都不曾了解你体内的“隐秘之地”。导致这样原因是因为肠道检查最直观最有效的就是——肠镜!
没错,肠镜过程就是从你的圣洁“菊花”处探入,全程10分钟左右,疼痛指数在成年人可接受范围内,但整个过程一言难尽且略“羞耻”,这才是导致肠镜检查没办法普及的原因。
一张图告诉我们肠癌早筛的重要!
那么在小命和肠镜检查之间你选择哪个?
◆
怕肠镜,常卫清一下
◆
常卫清——无痛、无创、非入侵
结直肠癌灵敏度91.98%
常卫清可有效发现1cm以上进展期腺瘤风险信号
常卫清≠肠镜
若检测为阴性则不需要进一步检测
若为阳性则建议再做一次肠镜检测
常卫清可免于用户每一次早筛都被肠镜“爆菊”
仅需一管粪便即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风险信号
在家即可完成取样,方便快捷
◆
适宜做肠癌早筛人群
◆
年龄超过40岁的健康人群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
炎症性肠病多年不愈,病变范围较广
久坐、不爱运动、有吸烟饮酒习惯人群
膳食不合理、喜爱高脂、高糖、熏烤、油炸食物等
超重及肥胖人群
以上人群都建议定期做肠道早筛
题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