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便稀,掺杂水,有奶瓣小儿腹泻怎么办

时间:2020/12/1 14:50:27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最近,后台很多妈妈问我疾病相关的问题。感冒了怎么办?发烧了怎么办?吐奶了怎么办?肚脐发炎了怎么办?氙气了怎么办?因为一一宝妈因为不是专业的儿科医生,不能不负责任的回答小儿疾病的问题,所以都建议最好是及时就医,遵循医嘱。

但是,有一件事情,一一宝妈多少还有一点发言权的,那就是宝宝拉肚子这个问题。

因为一一8周大的时候出现了拉肚子的症状,具体表现为: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不时呈现绿色,每次掺杂一些水,有白色奶瓣,有时还会拉泡泡。我观察了一个星期之后,挂了一个口碑比较好的儿科医生的号,化验了一一的大便,然后又自己查了一堆资料,问了一堆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所以宝宝拉肚子这件事,我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参考。

1.宝宝腹泻怎么就医

在写经验之前,一一宝妈强调强调再强调,宝宝出现病痛一定及时就医。我在一一出生之前读了崔玉涛的《图解家庭育儿》和张思莱的《育儿手记》,对于拉肚子多少有些知识准备,但是等真的出现这个情况时,第一选择还是就医。只有经过专业的诊断和精确的化验,才能确定宝宝是正常还是疾病。虽然根据当时的症状来看感染、过敏、轮状病毒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要以防万一。

拉肚子怎么就医?

宝宝出现萎靡不振,精神低迷,脱水,一天大便超过20次的时候,医院急诊,

不过大部分的宝宝都不会严重到这个地步,很多情况是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家长也不确定是不是腹泻。这个时候,建议宝宝先放家里由别人照看,爸爸或者妈妈采集好宝医院。(如果有呕吐,把呕吐物也采集好。)

这里注意几点,第一,不要直医院,也不要把大便从纸尿裤上刮下来,一定要直接用个塑料袋或者小罐子接住宝宝的便便。否则化验是无效的,只能等着被医生轰走……第二,从采集大便到化验,中间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也是无效的,医院不会给你查,所以装好便医院。第三,化验大便不用排队,去医院现场挂个号,然后跟导医说是来验大便的,导医会直接指示你找医生插空开单。

化验结果出来之后,拿去给医生问诊要有技巧。一一宝妈的爸爸就是医生,他上班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一些一问三不知的病人,看了能让人急死,医生本来上班就很忙乱,一个个病人连轴转,你还搞不清楚状况,既给医生添堵,又影响判断治疗。

问你什么时候出现的腹泻,不要说前几天或者最近,要具体到哪一天的哪个时段。

问你什么症状,要把细节讲清楚,大便什么颜色,什么性状,宝宝什么状态。

问你一天拉多少次,你如果能把前一天记录好的宝宝每次拉大便是几点钟拿给医生看,他绝对会立马刮目相看。

问你体重身高正常不正常,你最好能把宝宝出生以来的生长发育曲线给医生看。

还有,记得带上宝宝的接种疫苗本、既往病例资料。同时把要问的问题记载纸上,逐条解决,以防遗忘。

除了腹泻之外的其它儿科疾病,爸爸妈妈要提前打电话咨询到底应该挂哪个科。妇幼保健院分儿科和儿保科,一个管疾病、一个管生长发育;医院,还细分了儿童消化内科、儿童神经内科、儿童肾内科、儿童心胸外科、儿童脑外科等等!

2.腹泻的几种非病理性可能

如果医生诊断,宝宝腹泻确实是细菌感染导致,那就配合治疗,悉心照顾。但是,绝大部分的家长一通忙乎之后,医生只有两个字:没事。比如说我。当时医生就给开了益生菌,我还没去拿。

拉肚子更多的是一些非病理性的原因,医生会告诉你回去耐心等待,医院是不管的。但是作为妈妈很着急,不做点什么总是不放心,那么接下来几种比较常见的非病理腹泻家长可以了解一下:

1、乳糖不耐受

这是一一拉肚子我最先怀疑的对象。

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是: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肠道气体多,常带出少量粪便在尿布上。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少数患儿有回奶或呕吐,还会伴有腹胀和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闹,肠绞痛常发生在病程中。

乳糖是奶类含有的一种糖类,在小肠中必须经乳糖酶的水解变为两个单糖后才能被吸收。乳糖酶缺乏的人,在食入奶或奶制品后,奶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积增加,肠排空加快,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肠并在大肠吸收水分,受细菌的作用发酵产气,从而发生乳糖不耐受。其中又分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成人型乳糖不耐受。

其实亚洲人发生乳糖不耐受的几率还是挺高的,许多大一点的儿童和成人也会有,比如说有些人喝牛奶容易拉肚子,不过因为对于宝宝来说奶是唯一的食物来源,所以说表现出来的症状就尤为严重了。

每个宝宝乳糖酶缺乏的程度不一样,有轻有重。如果宝宝大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生长发育也正常,那么不用格外处理。像一一,大便每天8次左右,每个星期量体重都在正常范围,生长曲线也正常,就是容易哭闹、很难睡觉,因此我没有特殊处理。就给吃了一点益生菌。

但是有些乳糖酶严重缺乏的宝宝,一天大便10次以上,体重增长缓慢,已经影响了生长发育的,就需要家长采取措施。

首先,以深圳为例,全市只医院医院可以通过检查判定宝宝是不是换了乳糖不耐受症。医院查不了。想要确诊的医院是否有这个检查。其次,医院的,可以先试一试,给宝宝换成不含乳糖的无乳糖配方粉。大的奶粉牌子都有这种特殊奶粉。看看情况是不是有缓解。

母乳宝宝可以给宝宝添加乳糖酶,比如说崔玉涛推荐的爱宝,还有海淘比较火的德国Lactrase乳糖酶,每次吃奶之前吃一点,通过这种人工添加乳糖酶的方法帮助宝宝消化母乳中的乳糖。

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宝宝乳糖不耐受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肠胃的发育而逐渐改善,尤其是添加辅食之后症状基本消失,真正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人是极其少的。所以爸爸妈妈即使什么都不做,宝宝也会自己慢慢好起来。

2、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进食了某种食物后引起的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反应。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人,对于尚未开始添加辅食的小婴儿来说,最常见的是牛奶蛋白过敏。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有的对人体来说是抗原成分,如酪蛋白、β-乳球蛋白等,少数婴儿会对这些异体蛋白产生过敏反应而引起过敏性腹泻,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宝宝。通俗来讲就是,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把牛奶中某些蛋白当成了敌人,过度抵抗导致身体出现生病的样子。

还有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因妈妈未回避牛奶、奶制品或鸡蛋、海鲜等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而引起。常见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牛奶、鸡蛋、豆类、鱼、贝壳类、坚果、花生、小麦、芒果、菠萝、桃子等。

食物过敏引起的拉肚子一般都伴随有其他症状,比如腹痛、肠绞痛、厌食、便秘、肛周红肿、湿疹等。当然,如果是急性食物过敏更好判断。

预防食物过敏,要从出生后第一口奶做起。婴儿出生后,吸吮妈妈乳房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妈妈乳头上需要氧气才能生存的需氧菌,继之是乳管内的不需要氧气也能存活的厌氧菌,然后才能吸吮到乳汁。母乳喂养是先喂细菌再喂乳汁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孩子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仅利于母乳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够促进免疫系统成熟,预防过敏发生。如果第一口就接受配方奶,没有吮吸过妈妈的乳房,可能造成牛奶蛋白过敏。

如果怀疑宝宝是过敏,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只能是避免过敏原接触。吃奶粉的宝宝,换成别的牌子的奶粉或者深度水解配方粉试一试,吃母乳的宝宝,妈妈要留意随着自己饮食的变化宝宝身体状况的改变,比如说今天喝了牛奶发现宝宝大便次数多了,那么明天看看不喝牛奶情况有没有好转。

3、体质因素和环境因素

.

肠胃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内分泌系统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宝宝本来就比成人更加容易拉肚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好转。可以多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腹部来缓解。另外,着凉了、吃脏东西了都有可能引发腹泻。

4、勿把正常当异常

新生儿的大便本来就偏稀,吃母乳的宝宝,一般呈金黄色,软泥状、偶尔出现绿色,吃奶粉的宝宝,一般是淡黄色或者土黄色,硬膏状。一天拉2到8次都属于正常范畴。

很多宝宝大便会有奶瓣,就是那种白色或者灰白色的颗粒或者瓣状物,原因可能是过频喂养造成喂养量过大或者牛奶浓度太高,造成的蛋白质消化不良。多摄取的蛋白质和体内矿物质结合导致。如果奶瓣不超过米粒大小就是正常的。想要改善的话,吃奶粉的宝宝可以换成部分水解的配方粉,这种配方粉已经帮助宝宝提前分解了蛋白质,吃母乳的宝宝妈妈可以适当少摄入一点高蛋白食物。

3.轮状病毒

很多爸爸妈妈一提到轮状病毒,就谈虎色变。

“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数大约为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足以见得,轮状病毒对于孩子来说,波及范围有多广,杀伤力有多大。

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如果宝宝同时出现呕吐(注意,这里是呕吐,不是溢奶,宝宝要有呕的动作)、发烧、腹泻,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中招轮状病毒。

目前来说,轮状病毒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尤其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一般持续一周左右之后由于自身免疫力和病毒生命周期结束之后痊愈。

轮状病毒感染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其引发的腹泻和呕吐有可能导致宝宝严重脱水,从而使情况变得危险。脱水的表现一般是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干哭没有眼泪。

作为家长,除了及时带宝宝就医,遵从医嘱之外,一定要记得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6个月之前的宝宝不能喂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cs/815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