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很严重轮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情况

时间:2021/3/22 15:19:19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上篇从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方面简单介绍了全球六大洲的概况,数据显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偏高,进而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较低。

这篇将从轮状病毒基因型的全球分布和全球小儿腹泻监测网络两方面介绍全球轮状病毒的流行情况。

1、全球轮状病毒基因型分布多样化

图1.年轮状病毒检测呈阳性的选定样品的基因型分布

年有个轮状病毒实验室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IA)来鉴定轮状病毒,其中具有基因分型能力的57个实验室分析了目前流行的轮状基因分型,由此得到图1.全世界及不同区域的轮状病毒基因型分布。

目前全球流行的轮状病毒P蛋白基因型有3种,G蛋白基因型有6种,组合起来的轮状病毒有很多种基因分型。而现有上市疫苗只覆盖极少型别(一种或五种),但仍能有效地降低轮状病毒的感染率,控制轮状病毒对婴幼儿大规模的侵染,提示我们轮状病毒疫苗存在明显的异型交叉保护效果,即由一种轮状病毒毒株提供针对不同P型和G型毒株的保护作用,例如由G1P[8]提供针对非G1非P[8]株(例如G2P[4])的保护作用,即同时通过G型和P型提供异型保护。

全球流行较多的轮状病毒基因型为G2P[4]、G1P[8]、G3P[8]和G9P[8],而西太平洋区域流行的基因型为G2P[4]、G1P[8]、G2P[8]、G3P[8]和G9P[8]。

西太平洋地区与全球轮状基因型分布的种类和数量相似,其他4个区域(东南亚、欧洲、美洲和非洲区域)的基因型分布均不同。东南亚、欧洲、美洲和非洲比全球的基因型分别少2、3、5和3个,这说明各区域国家流行的轮状病毒基因型不同,复杂多变,应加强监控和检测。

2、全球小儿腹泻监测网络(GPDS)成功地监测了轮状病毒流行状况,还能检测多种腹泻病原,并为其他腹泻性疾病疫苗研发及接种后的评价提供数据。

由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全球轮状病毒监测网络旨在评估导致婴幼儿腹泻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疾病的负担和疫苗影响。世卫组织会员国和主要技术合作伙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弗吉尼亚大学(UVA)利用全球轮状病毒监测网络建立了全球小儿腹泻监测网络(GPDS)。通过使用称为TaqManArrayCard(TAC)实时PCR的分子诊断技术,可同时检测20多种肠道病原体,进一步研究5岁以下住院儿童腹泻的病因。

图5:参加年全球小儿腹泻监测的WHO会员国和实验室

图5中显示的29个国家是参与GPDS的一部分国家,正在致力于收集重要的全球小儿腹泻数据,这将为许多国家首次估算5岁以下儿童住院相关的病原体特异性腹泻病例。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更好地估计患有严重腹泻的幼儿中特定病原体的疾病负担,并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年龄组中腹泻的主要原因。这些有关小儿腹泻负担的数据不仅对于监测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的非常重要,还将为目前正在开发的其他肠溶疫苗(如ETEC,志贺氏杆菌和诺如病毒)的作用提供证据。

3、导致小儿腹泻的肠道病原体种类

在已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国家,对腹泻住院儿童的监测显示轮状病毒感染率下降了40%。图6显示了年至年完成GPDS监测腹泻的病原体种类及比例。

图6.-年全球轮状病毒监测网络在GPDS中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例检测出的肠道病原体种类及比例

尽管由于使用轮状病毒疫苗导致轮状病毒疾病急剧减少,但轮状病毒仍然是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图中显示对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例检测出的肠道病原体第一位仍是轮状病毒。

因为每个国家/地区的环境、经济各不相同,其导致小儿腹泻的病原体也有差异,除轮状病毒之外,其他三种病原体:志贺氏菌,腺病毒和诺如病毒,都可导致小儿腹泻甚至住院治疗,其导致疾病负担与轮状相差不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根据国家和地区确定病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cs/872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