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
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
蠢蠢欲动
在人群密集的校园里
防范病毒和细菌十分迫切
师生要高度重视
小编总结了三种常见传染病的症状,预防方法。
请仔细阅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01
症状特征
典型症状
1、单纯型流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肺炎型流感: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中毒型流感: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
4、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02
如何预防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勤洗手,避免触碰物品的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8、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支杆菌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也可侵及肺脏以外的其他部位如肝、肾、脑、淋巴结等器官,称为肺外结核病。该病在古代被称为“疡病”。
01
症状特征
(一)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常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
(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
(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
(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39-40摄氏度。
(4)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延长至月经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4、有时婴幼儿肺结核以吼喘为首发症状。
(二)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由于肺部病灶损害所引起。
支气管淋巴结核: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如有支气管狭窄,则有局限性哮鸣。支气管淋巴结核压迫支气管时,可引起呛咳或喘鸣音。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病灶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痰中代血或夹血。小血管损伤时可有中等量咯血,空洞壁上较大动脉瘤破裂,可以引起大量咯血。大量喀血后常伴发热,几天的低热是小支气管内血液的吸收所引起的;高热则是病灶播散的表现。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固定部位针刺样疼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是因为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所引起的。如果膈胸膜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和上腹部。
(三)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
由于肺脏功能储备能力大、代偿性高,轻度的组织损害不会引起气急。当肺组织破坏严重,范围广泛,或并发肺萎缩,肺气肿、广泛胸膜增厚时,代偿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患者首先在体力活动后感到气急。
02
如何预防
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结核病患者咳嗽时应该以手帕掩口,最好将痰液吐在纸上然后烧掉,痰杯应浸入2%煤酚皂或1%甲醛溶液中,约两小时即可灭菌。结核菌对湿热的抵抗力最差,煮沸15分钟即可杀灭。患者的衣服,手帕、被单等经煮沸后在洗涤。主要应该防止痰液污染,日常消毒采用70%的酒精最为有效,结核菌接触15-30秒后即被杀死。牛奶必须经过低温灭菌才可引用。
1、做一次彻底的消毒。
根据结核杆菌耐寒冷、耐干热、但不耐湿热的特点,将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衣物、手帕、口罩等物品煮沸10~15分钟;对书籍、棉被、化纤衣物等不能用水煮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或用紫外线灯消毒两小时。此外,也可用来苏水等消毒液消毒。对患者居住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2、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实行分食制、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二、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
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例,以便及时治疗,防止播散。健康检查应结合当地的结核病疫情1-2年进行一次。在农村还应根据个人病史、痰液检查情况及自觉体征等配合肺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三、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是牛型结核菌在特种(含牛胆汁)培养基中多代移种后,成对人体无害而能产生免疫力的活菌苗。为正确查明是否需要接种,一般均在接种前做结素试验,阴性反应者才接种。但过敏反应对身体并无多大影响,在结核病感染率很低的地区,可以免做结核菌素试验而直接接种卡介苗。接种6-8周后结素试验抗体转阳性,则表示人体已经产生免疫力;如试验仍为阴性,则表示接种没有成功,需要再次接种。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es,NV)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Calicivirus,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的原型代表株。它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01
症状特征
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呕吐和腹泻。因此,诺如病毒感染又称为冬季呕吐病。轮状病毒通常表现为腹泻,称之为秋季腹泻病。诺如病毒的呕吐症状更多见,其腹泻症状相对轻,除了呕吐、腹泻,诺如病毒感染以后还可能会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周身不适感。
诺如病毒的症状还要比轮状病毒轻。感染以后15-48h的潜伏期内就会出现症状,症状持续的时间是48-72h,也就是2-3天。对于1岁以下的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缺陷的患者,症状会超过1周,甚至脱水症状较重,迁延不愈。绝大多数患者的诺如病毒感染以后,潜伏期不超过3天,症状持续时间也不超过3天。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腹泻,腹泻次数约为5-8次/日,腹泻的大便化验无白细胞以及红细胞,主要就是水样便,但脱水症状较轻,通常不需要治疗便可自愈。
02
如何预防
1、饭前洗手。最基本的预防方法不能忘,洗手时打上肥皂多次揉搓,然后用清水冲洗。
2、注意饮食卫生。水果要清洗干净,蔬菜要确保煮熟(生熟食物要分开),饮用水要烧开。
3、个人用品不共用。个人用品如毛巾、牙刷等。
4、病人采取适当隔离。如果家中有一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应该尽量不外出,同时避免频繁与家人近距离接触,直到病情好转。
5、病人衣物进行消毒。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所穿衣物可以进行煮沸消毒,然后充分晾晒,以将病毒杀灭。
方法千万条
预防第一条
有任何不适症状,请立即上报辅导员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