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们对艾滋病甚是恐慌,大有谈艾色变之感。也曾有人质疑,一起吃个饭、喝个酒会不会传染艾滋?更有甚者,拥个抱、亲个嘴会不会染上艾滋?其实,对于艾滋病这种疾病,应该多科普一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惧。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简称AIDS),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简称HIV)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对人类健康有着巨大的威胁。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行性感冒、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通常,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那么艾滋病的潜伏期又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
当今,还是有一部分人“谈‘艾’色变”的,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除了通过性行为传播之外,还有哪些传播途径?与艾滋病患者怎样接触是属于安全范围之内的?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主要是指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等;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浅吻(对方口腔或牙龈无出血或破皮现象)、握手、拥抱、共餐(对方口腔或牙龈无出血或破皮现象)、共用办公用品、共用电话、打喷嚏等,一般不会导致感染;在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时,只需要记住不与其发生性关系,不接触其体液,一般不会感染。
可有防治之法?无论对于艾滋病,还是传染病、其他疾病,除了治疗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到未病先防。坚持洁身自爱,不要随意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杜绝疾病传播源,安全的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爱爱时穿好“小雨衣”很重要啦)。诚如《黄帝内经》所言:“……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有道是: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啊。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看:
艾滋病潜伏期长达10年?不论男女,身体有这迹象,多半已中招
交往之前,如何知道对方有没有艾滋病?
体内有恶性肿瘤的人,一般有6个表现,全中招,及时去肿瘤科查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