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62小儿腹泻病的诊断与治

时间:2021/11/12 14:17:12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欢迎来到精品课程第62期

作者介绍

毕淑英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儿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科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对儿科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处理新生儿疾病及小儿各系统内科疾病。擅长小儿过敏性疾病(如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哮喘等)诊治、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及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治。负责及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论著1篇,统计源期刊论著10余篇,参编专著3部。

婴幼儿呕吐和腹泻有哪些问诊要点?

出现脱水时性质与程度如何判断?

液体疗法需要怎样应用?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毕淑英老师一起来学习

小儿腹泻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吧!

一、主诉及问诊

1.根据主诉问病史

(1)女,9月龄,年11月入院。

(2)主诉:呕吐伴腹泻3天。

2.采集病史要点

(1)疾病的诱因,如食物或天气等因素;

(2)呕吐物的颜色、性状、气味、频率以及呕吐量等;

(3)腹泻时大便颜色、性状、气味、频率以及大便量等;

(4)伴随症状:有无腹痛、腹胀、发热、咳嗽、惊厥、休克、尿频、尿急等;

(5)一般情况、精神反应情况,尿量、眼泪多少;

(6)过敏史,疫苗接种史等既往史;

(7)流行病学史,有无前去聚集场所,家人是否有类似症状;

(8)病程中的诊治及效果:患者是否在发病后进行了相应的辅助检查,应用了哪些治疗,病情是否有好转等。

3.病例摘要

(1)现病史:3天前开始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4~5次/天,量不多,非喷射性,伴有低热,体温37.5°C。呕吐半天后出现腹泻,10余次/天,黄色蛋花汤样便,无粘液及脓血。入院前2天体温降至正常,仍有呕吐、腹泻,病程中伴有口渴,哭时泪少,入院前6小时排小便1次,量少,色黄。

(2)既往史: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2月抬头,6月会坐,6月前纯母乳喂养,6月后加奶粉,自5个月开始逐渐添加果菜、蛋黄等。既往体健,按时预防接种,无过敏史。

二、查体及辅助检查

1.查体

体温36.8°C,呼吸30次/分,脉搏次/分,体重9kg,精神显烦躁,查体欠合作,前囟凹陷,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唇干燥,潮红,双肺呼吸音清,心率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腹软、稍胀,肠鸣音8~10次/分,四肢末梢温,神经系统查体(-)。

2.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9.86×/L,N68.2%,L22.3%,E0.4%,PLT×/L,CRP<1mg/L。

血生化:钠mmol/L,钾3.66mmol/L,氯99.5mmol/L。

血气分析:pH7.36,阴离子间隙(AG)20.1mmol/L(8~12),BE-8mmol/L(-3~+3),实际碳酸氢盐17.7mmol/L(22~26)。

便常规:未见异常。

轮状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

心电图检测:正常。

三、诊断及思路

1.轮状病毒肠炎

从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入手:患者年龄为9月龄,秋季发病,急性起病,主要的症状早期为呕吐伴有低热,后出现腹泻,为蛋花汤样便,无黏液脓血;血常规大致正常,便常规未见异常;轮状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

2.中度等渗性脱水

实验室检查可知血钠浓度为mmol/L,且患者存在哭时泪少,尿量少;脉搏呼吸加快,前囟和眼窝凹陷,嘴唇干燥,皮肤弹性差等体征。

3.代谢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pH为7.36,属正常范围;实际碳酸氢盐17.7mmol/L,小于正常值范围;AG值升高,BE值减低。

该患者存在呕吐及腹泻病史,尚无呼吸频率加快及心率加快等重症表现,判断为轻度代谢性酸中毒。

四、知识回顾

1.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rota-virusenteritis),又称秋季腹泻:

疾病特点: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秋冬季发病;起病急,潜伏期1~3天;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有呕吐,之后出现腹泻。

大便特点:大便“三多”:量多、次数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大便镜检多无异常,偶有白细胞。

临床特点:常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可侵犯多个脏器;自限性疾病,病程约3~8天。

2.脱水

3.代谢性酸中毒

五、鉴别诊断

1.概述

2.鉴别诊断

(1)诺如病毒肠炎:年长儿,餐馆、学校等集体环境多见;起病急,潜伏期12~36小时;首发症状为阵发性腹痛、呕吐、腹泻;常有全身症状,可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自限性疾病,症状多持续12~72小时;大便特点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镜检多无异常。

(2)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夏季多见,引起婴幼儿腹泻重要病原;潜伏期1~2天,起病急;可有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自限性疾病,病程5~10天;大便特点为蛋花汤样或水样便,混有粘液,大便镜检常无白细胞。

(3)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小于6个月小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大便次数多而稀,无呕吐,食欲好;体重增加正常;添加辅食后可自愈,不需要特殊治疗。

六、治疗

1.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2.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来纠正体液容量及成分的紊乱,以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20字方针: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1)补液补多少?

(2)补液补哪些?

(3)常用什么液体?

(4)如何实施治疗?

——第1天——

第一阶段纠正脱水——扩容

对于重度脱水、明显周围循环障碍的患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入,改善循环功能;

中度脱水直接从本阶段开始,补充累积损失,以纠正脱水,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补液量,根据脱水性质选用不同种类的液体。中度等渗性脱水时,先补充累积损失量,中度脱水按50~ml/kg补液量,给予1/2张含钠液,选用2:3:1液(2份0.9%盐,3份5%~10%糖,1份1.4%碳酸氢钠),输液速度一般为8~10ml/kg·h,于8~12小时内补完。

第二阶段维持输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继续丢失量按10~40ml/kg,多用1/3~1/2张含钠液,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给予1/5张液体,注意补充生理需要的钾。速度约5ml/(kg·h),12~16小时内补完。

——第2天及以后——

主要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按10~40ml/kg,多用1/3~1/2张含钠液,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给予1/5张液体,两部分加一起12~24小时匀速输入。

(5)该案例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补液方案?

回顾患者的查体信息:

体温36.8°C,呼吸30次/分,脉搏次/分,体重9kg,精神显烦躁,查体欠合作,前囟凹陷,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唇干燥,潮红,双肺呼吸音清,心率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腹软稍胀,肠鸣音8~10次/分,四肢末梢温,神经系统查体(-)。

诊断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中度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依据补液的原则,给出方案如下:

补液总量:~ml/kg(依据中度脱水的诊断),体重9kg,共计~ml,约0ml;

(1)补充累计损失量:

50~ml/kg,共计~ml;先补2/3,约ml;选1/2张,2:3:1液

第一组液0.9%NS:5%~10%GS:1.4%NB=ml:ml:ml

8~10ml/kg.h,约8h补完

(2)补充继续丢失量:

20~30ml/kg,共计~ml;约ml;选1/3张2:6:1液

第二组液0.9%NS:5%~10%GS:1.4%NB=60ml:ml:30ml

5ml/kg.h,约6h补完

(3)补充生理需要量:

0--=ml;选1/5张,1:4液

第三组液0.9%NS:5%~10%GS=60ml:ml

5ml/kg.h,约7h补完

见尿补钾:15%氯化钾溶液4ml(钾浓度0.2%)

七、课堂小结

1.轮状病毒肠炎:小婴儿,三多,脱水,秋冬季发病。

2.诊断: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pf/1137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