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请问母乳性腹泻怎么办,绿色水样的,孩子7个月了。
大概一听:就觉得肯定是寒症。
实际情况呢,我们还是要看看十问。
大便:小孩子拉肚子,一天估计5-8次拉的绿色的水样,偶尔蛋花样,酸臭味,一直都酸酸的味道,不是很臭
冷热:不喜欢盖被子,老是一脚掀开
小便:小便黄,量微微减少
食欲:食欲没有多大变化
睡眠:睡觉翻来翻去
出汗:爱出汗。特别是脑后勺和背
喝水:喜欢喝水
体温:手心一直很烫,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烫
其他:嘴巴有一点味道
那些是正常的就不用讨论了:
2、不喜欢盖被子,老是一脚掀开4、食欲没有多大变化
这些是里证
1、拉绿色水样3、小便黄,量微微减少5、睡觉翻来翻去
6、爱出汗。特别是脑后勺和背7、喜欢喝水8、手心一直很烫,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烫10、嘴巴有一点味道
其中这些是积食的局部热据
3、小便黄,量微微减少5、睡觉翻来翻去
6、爱出汗。特别是脑后勺和背7、喜欢喝水8、手心一直很烫,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烫10、嘴巴有一点味道
拉肚子是绿色是认为是虚寒证据也对
所以:
3.5.6.7.8.10都是积食热证
1是虚寒证据。
那么我们要处理的方向就:积食+里虚寒
保和颗粒主要处理积食,同时也会找照顾一定程度的虚寒。
给的建议是保和颗粒,由于是9个月,吃大人用量的三分之一。
反馈:保和颗粒吃了二天,现在一天拉两次、三次的样子,是糊样,只是偏深绿色,不黄。然后建议她不用吃药了。
其实每个案例一直在重复的都是表里寒热,把表里寒热搞清楚,辨证准确了,不管是用药还是用小儿推拿等,都会有效的。
用药大方向对了,就只有快慢的问题,而不会搞反了后变得更严重,或者一直不好:总是咳嗽、拉肚子、鼻涕等不断反复。表里相对来说比较好判断,阴阳寒热的判断则需要靠许多案例来训练,自己去感受如何通过更多的信息来综合判断,通过更多的证据判断则都会指向一个结论,不会是第二个,不同人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再来看看这个描述:
“小孩高热惊厥后他爸慌了,住院了,住院来就打了神经抑制药,昏睡了6小时,然后输液,输液之后,舌苔巨腻,血象里所有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全都降低了,4天退烧出疹子,精神不好,咳嗽拉肚子,遭转太阴(里虚寒)病了,只有吃中药调理了,她都有9个月没拉过肚子了。”一系列的描述都是指向一个判断,就是转为了阴证。
整体的转为里虚寒,昏睡属于少阴病(但欲寐,当然阳明也有昏睡,这个案例不是),舌苔腻是太阴里虚寒湿滞的表现,后面的拉肚子也是。
血象降低虽然不能作为判断里虚寒的依据,但与里虚寒的判断是一致的,就是整体生命机能下降的表现。现在白血病的小孩越来越多,有许多实际上是长时间输液(十几天或更长的常见)后的结果,转阴证的表现,只是血液测量指标的暂时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永久的,如果及时找中医调理,会恢复的。但是如果当白血病处理,多半会万劫不复。之前有朋友问过鞘膜积液和小儿疝气,就是小肠会从腹腔内掉到了腹股沟或阴囊里,临床遇到的案例大多是阳气不足的,是阴症,是虚寒症。通过艾灸等途径扶持正气会有很好的效果,不一定需要手术,有的自己也可以自愈,因为小孩的生长过程就是阳气增长的过程,阳气足了就会好。
有中医生朋友说的案例很有意思,说好了后,遇上小孩哭,还有遇到天气变化会有稍微反复。
为何哭会有影响?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哭时气血是更多地往外往上走,导致在里的气血津液相对不足,里虚寒加重,伴随腹部压力增高,所以会重新掉下去。掉下去的这种现象有的书叫脏气下陷,实际上还是阳气不足让脏器无法维持正常的位置,可以想象一根软趴趴无力的弹簧。这种里虚寒,也是可以试试南怀瑾脐贴的。
问答部分
问:绿色水便是太阴?答:拉稀不臭不黑可以考虑为寒问:这个里虚寒不解决是不是就很容易积食+外感风寒?答:是的问:积食产生內热,所以手心热?答:对问:积食产生的内热,是不是只要消了积食就可以解决?答:是的问:舌苔腻是里虚寒?答:舌苔腻都有湿,湿有湿热和寒湿,寒湿则是里虚寒导致。
个案处理
手机商店搜索“羊爸爸”APP并下载向中医问诊
文:杨千栋
编辑:郭莎拉
相关阅读
买药之前先看一下病的寒热吧,我说。
如何判断小儿身体有积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