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熬过了酷暑,一个凉爽的秋天终于可以让我们顺畅的呼吸!
可是,秋季却是宝宝腹泻的高发季节,怎么样才能度过这个“劫”?其中6个月-2岁的婴幼儿最易中招。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秋老虎”——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传染性高,一般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伴随着腹泻,病程大概需要6-7天,可以自行缓解。严重的话,会合并脱水、酸中毒,甚至抽搐。
面对秋季腹泻,很多家长谈虎色变,甚至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水,吃止泻药,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小儿秋季腹泻的诊治,一定要避免四大误区。
1
过度的静脉补液
每个孩子只要发烧、呕吐,家长都比较着急,总是害怕孩子脱水,恳求大夫给孩子输液。其实,静脉补液相比于口服补液,一是不方便,二来带给孩子的治疗恐惧和精神痛苦要多一些。所以,对于轻中度的脱水,能口服的话,尽量选择口服补液盐,不要过度依赖静脉补液。
2
禁食
家长遇到孩子呕吐得厉害,总觉得禁食就能缓解拉肚子。其实,腹泻的时候,营养物质丢失,这个时候禁食的话,可能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继续饮食。
单纯母乳喂养的孩子,要继续母乳喂养,但妈妈要注意,含糖量多的食物要少吃。对于人工喂养的孩子,可以选择无乳糖配方的奶粉。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日常饮食,像粥、蛋羹、面汤这些流质食物和能促进孩子食欲的都可以选择。
3
盲目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有家长拿着化验单看到孩子的大便里有白细胞,就会慌乱,要给孩子用抗生素。事实上,大便里有脓血便或者红白细胞,不能作为抗生素使用标准,而是要看以下两个指征。
第一持续高热不退。
第二伴有精神症状,甚至抽搐症状的话,如果考虑是细菌感染,原则上可以使用抗生素,但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不能自行使用。
还有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能不能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呢?其实轮状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通常五六天就好了,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远远大于它的治疗作用。
4
止泻药物的应用
一些患儿家长经常问医生:“我们用了很多的止泻药物,为什么宝宝腹泻还是这么严重?”同时家长还抱怨:“是不是我们用的止泻药物不对啊?”其实,腹泻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3到7天大部分都能好转,不断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随时观察孩子是否脱水。
如果有双糖酶缺乏或者乳糖不耐受的孩子,需要改用无乳糖奶粉。腹泻严重的话,可以选用一些保护肠粘膜的药物,像蒙脱石或者益生菌类都是必要的。
最后,小编要给年轻的爸妈们科普一些实用的招数,怎么样判断孩子是否脱水。这才是您最应该知道的:24小时尿量少于6次;宝宝出现眼窝凹陷并出现黑眼圈;伴随无泪;皮肤干燥无弹性;精神萎靡不振等,这些重要指征出现,请及时带孩子就诊。
新郑妇幼
呵护儿童健康
与你一路同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