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该病普遍存在,可发生于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家禽。
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表现,在16周的种鸡也时有报道。但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60日龄。
发病的禽群生长严重受阻,参差不齐,群体与标准日龄值相差甚远。
本病一般不引起死亡,如继发感染真菌可引起死亡,如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新城疫、流感、球虫等疾病,则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二、发病原因
1传染性因素
(1)传染性贫血、腺病毒感染(包涵体肝炎)、呼肠孤病毒感染(病毒性关节炎、脾坏死、花肝病)、病毒性关节炎,呈垂直传播,以上病毒感染均可导致3日龄发病。
(2)腺胃型传支、马立克病,可导致50日龄以后鸡发病。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是腺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3)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可能导致腺胃炎。
2非传染性因素
(1)饲料中的生物胺、霉菌毒素广泛存在,这是非传染性地更换饲料后可很快康复。
(2)幽门螺旋菌感染,可引起胃炎、胃溃疡及胃穿孔,多发于成年鸡和夏秋季节。
(3)该病常出现并发溃疡性肠炎或坏死性肠炎,与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有关。
(4)直升飞机羽:即翅膀翼羽基部不完全断裂,断裂羽毛与体躯垂直,象飞机螺旋状。
三剖检变化
①腺胃显著肿大,外观呈球形,半透明状。
②腺胃乳头扁平、糜烂坏死。腺胃肿胀、出血、充血。
③肝脏质地脆弱,胸腺、脾脏及法氏囊严重萎缩,法氏囊黄变。骨髓褪色变白,畅壁变薄无物、肠粘膜严重脱落,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粪便呈腹泻,过料、颜色发暗。
治疗方案
大观林+青霉素饮水,胃肠活拌料,(本治疗方案经临床验证疗效明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