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医院
胃肠外科病例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
?
胃肠外科与麻醉手术室于.6.20在腹腔镜下行全结肠切除,治疗交租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乙状结肠息肉癌变1例。
诊断:1.结肠息肉病,2结肠息肉癌变,3.中度贫血,4营养不良5低蛋白血症患者。
患者臣某,女,35岁。主因间断性腹泻2个月,入住我院胃肠外科。
结肠镜检查回报:进结肠镜至结肠脾区,可见肿块型新生物阻塞肠腔,镜身不能通过,活检质地硬、脆易出血,退镜观察,所见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可见多发息肉,无法计数,呈短蒂,广基,或葡萄状生长,大小约0.2---2.0㎝,以降结肠及脾曲处较重,结果:结肠脾曲病变(癌),结肠多发息肉。病理号《》,结肠脾曲粘膜腺体重度异增,灶性癌变。
经积极认真术前讨论,虽有多种疾病,必须手术治疗才能治本,决定给予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术前10小时,5小时分别口服葡萄液。
术前1小时经李娜,李燕茹护士,置胃管,尿管,合血后,赵增顺教授主刀,高英超,吴换波助手,周长浩,高薇薇,齐梦圆麻醉。韩昕媛器护,杨芳护士长,胡静巡回手术治疗组,全体手术组齐心协力,克难攻坚,胆大心细完全腔镜下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
术中见肿瘤与左肾,输尿管粘连致密,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周围脏器,带来严重后果。经认真,仔细解剖,完成腹腔镜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端端吻合术,检查吻合口无狭窄,无张力,吻合口完整,血运正常,手术满意。
手术历时3.0小时,患者清醒地返回胃肠外科,楚志芬,李娜护士接诊后,继续补液,预防感染,血压,心率稳定,为病人康复打下坚实得基础。赵增顺教授指示,给患者术后8小时停胃肠减压,停尿管,下床活动,患者康复中!
我院胃肠外科专家团队提醒您:
肠道内的息肉就好像人们皮肤上的瘊子,是个凸起的小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长大,有些最后会恶变为肠癌。
普通人做肠镜检查有可能会发现一两个息肉,肠镜下就能摘除。这种情况就比较简单和常见,危险也不大。但是如果息肉数目非常多,就像铺路石一样,而且家族中多人都是类似情况,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若患者是家族性、遗传性的息肉病,必须做预防性切除。
家族性、遗传性息肉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如果夫妻俩都患有息肉病,那么,他们的子女%都会遗传有肠道多发息肉;如果夫妻俩只有一人患病,那么他们后代患病的几率为50%。
多发性息肉病又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且多发,可布满结肠和直肠,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一般好发于青年,15岁~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这些患者发病的症状通常为腹泻、便血、腹痛等。
最可怕的是,这种患者的息肉最终一定会恶变为肠癌。
但是,目前对这个疾病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最好的办法是将全部结肠预防性切除,也就是在没有恶变前全部切除。
胃肠外科24小时健康咨询电话
-
-
文/胃肠外科
编辑/李冬哲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