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吗?怎么母乳还会让宝宝拉肚子?那这样的母乳还能吃吗?听到母乳性腹泻这个字眼,是不是让新妈妈们困惑不解呢
什么是母乳性腹泻?母乳性腹泻是由母乳喂养引起的,在6个月以前的宝宝身上这种情况更为多见。与其他疾病造成的腹泻不同,患有母乳性腹泻的宝宝一般体重和生长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患了母乳性腹泻的宝宝有哪些表现呢?宝宝排便次数增多,少则三四次,多达九次十次。
便便多为泡沫状,水分多,微绿,有酸臭味,还可能伴有透明粘液。
母乳性腹泻宝宝不会伴有发热症状,宝宝无痛苦、哭闹表现,也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
宝宝精神状态佳,食欲没变化,纯大多数宝宝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即使腹泻病程长,但体重仍然呈增长态势。
通常母乳性腹泻不会影响宝宝生长,但重型母乳性腹泻症状为每天排便超过10-20次,便便为“蛋花”水样,宝宝会有哭闹、尿少或无尿等脱水症状,同样伴有精神不振,此时应及时送医治疗。
为什么宝宝吃母乳会腹泻?母乳性腹泻的发生通常和以下原因有关:1前列腺素E2引起母乳中“前列腺素E2”含量较高,其主要功用在于促进小肠平滑肌的运动,催生水分,增加电解质的产生,这会增加宝宝的排便次数,亦会使得便便呈现出稀溏状。
2乳糖不耐受第二种可能性是指婴儿体内缺乏“乳糖酶”,因为对母乳中的乳糖无法吸收。乳糖不耐受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
如果是这种情况,则不需要改喂牛奶,婴儿机体会渐渐适应,乳糖酶活性亦会增加,随着辅食的添加就会逐渐好转。另外需要注意,母乳喂养的妈妈在乳房吸空后不要让婴儿继续吮吸,否则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加可能引起脂性消化不良。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这种情况是指少数宝宝对乳类或某些食物过敏,引发感染损伤肠道后,对某些物质如单糖、双糖等不耐受。
吃母乳腹泻怎么办?对症下药:1生理性腹泻如果婴儿腹泻是生理性腹泻,那么就是一种身体的正常情况,不用治疗,也不用停止母乳。婴儿会渐渐适应母乳中的成分,随着辅食的添加会逐步好转。
2不同原因的腹泻偶尔发现婴儿腹泻可能是由于母亲的饮食改变,造成了母乳的变化。举个例子:如果母亲近来的食物摄入过油,那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就会变多,婴儿摄入母乳后自然脂肪量就会高,也会造成排便次数多。
宝宝母乳性腹泻,妈妈调节饮食宝宝母乳性腹泻,妈妈饮食上要注意卫生,要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吃前用盐水清洗并去皮,并且尽量做熟了吃。可以吃些粗粮,暂时少吃牛奶、鸡蛋、海鲜。同时注意以下提示:
1、少吃豆制品:
妈妈如果吃多了豆制品,腹胀明显,排气多,宝宝也会跟着排气多,而且大便稀,呈黄水样。这就说明,妈妈的肠胃接受不了那么多的豆制品,宝宝也同样接受不了,妈妈要适量地吃豆制品。
2、脂肪:
宝宝的便便呈油状并有较多皂样块(俗称“奶瓣儿”)的物质,就说明妈妈进食了过多的脂肪,妈妈的食谱中就要减少一些脂肪含量高的肉类。
3、甜食:
宝宝的便便泡沫多,酸味重时,可能是妈妈吃了过多甜食、糖类,它们在宝宝的肠内发酵产生了气体,这时妈妈要控制甜食的摄入量。(来源:《育儿全书》)
图文转自网络,为中国母婴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