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国旗下讲话用健康的心态迎接复学

时间:2020/11/3 19:53:48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223/4342722.html

用健康的心态迎接复学

崇阳一中龚水蓉

经过两个多月的漫长寒假居家生活,大家快要重新回归一中的怀抱。此时此刻,不知道大家现在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有些同学可能很高兴,“太好了,终于要结束漫长的寒假了”;有些同学可能感到失落,“又要回到学校上学了,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有些同学充满担忧,“假期网课上的不太好,好担心跟不上老师教学进度,成绩退步啊……”

今天呢,我们就来花一点时间来说说疫后心理调整。首先来了解一下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我们只有对新冠肺炎有科学的认识,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一、个人防护篇

1、了解新冠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的病毒家族,可以导致各种疾病,从普通的感冒到更为严重的疾病。新冠病毒肺炎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发的;这意味着它是一种新的毒株,之前没有在人类身上发现。

新冠病毒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目前,还没有疫苗或者根治疗法,所以最好的预防策略是避免暴露。

预防新冠病毒: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流行程度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经常洗手戴口罩,预防飞沫很重要)

2、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3个:

(1)接触传播

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这些均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

(2)飞沫传播

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传播,飞沫随着空气在飘荡,如果没有防护,非常容易中招。

(3)气溶胶传播

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疑似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

4、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指出: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5、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有多久?

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短的有1天发病,最长的一般不超过14天。

6、如何使用口罩

1)在中低风险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2)在疫情高风险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壳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3)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

7、学生应注意如何防护?

1)返校后尽量不要外出,减少走访亲友、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2)每日按学校要求进行健康监测,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3)经常洗手戴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思考收获篇

接下来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房间,温度正好,有食物,有手机,有WiFi,就是不能出门,你觉得自己可以在里面呆多久呢?

记得以前上心理课时也给某些学生问过这个问题,当时有同学说:“5个小时”,也有同学说一天,还有同学再次跟我确认过房间内有WiFi,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后表示这就是自己理想的生活,斩钉截铁地说“能够在里面待一辈子……”

那在经过疫情这段时间的隔离后呢,你们还会给出类似的回答吗?相信经过这样一段漫长的隔离生活后,大家的想法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会觉得“啊,我会很享受地在房里带一个月”或者“我能一个人在这样的一个房间里待一辈子”。甚至有人调侃:“以前的梦想是过上猪一样的生活,吃了睡睡醒了吃,我这才过了1天猪日子,就深深地体会到了猪过得不容易啊!”

那为什么大家的想法会发生类似的变化呢?疫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收获呢?我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敬畏自然,遵守规则

引发这次全球性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起源地是武汉市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因此较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病毒是由此处的野生动物传染给人,并开始在人际之间传播的。后来随着疫情的发展,虽然对病毒的来源人们逐渐有了不同的看法,目前也没有科学的证据证明新冠病毒的来源,但是其宿主很可能为某种野生动物。不久前,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并不具有“之前使用的病毒主干结构”,因此并非人类创造,可能是一种在蝙蝠体内发现的病毒和另一种穿山甲携带的病毒结合发展而成。

人类不好的生活习惯中有一条,就是有些人总是毫无根据地认为野生动物营养价值高,或者出于猎奇、炫富等心理,放着好好的经过卫生检疫的家禽家畜不吃,非要吃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而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有时却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后果。

因为野生动物是极其危险的。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野生动物。HIV病毒来自于非洲的黑猩猩或白眉猴;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尼帕病毒来自于蝙蝠;马尔堡病毒来自于非洲猴子;拉沙热病毒来自于老鼠;麻风杆菌疑似来自犰狳……

比如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死亡率高达50-90%的著名的埃博拉病毒,最早就是在非洲苏丹南部和刚果(金)共和国发现的。非洲人最爱吃野生动物,尤其是在农村,像猩猩、猴子和蝙蝠都是他们主要的狩猎对象。如此这般,非洲大陆成了很多病毒的温床,埃博拉病毒也因此多次从丛林走向村庄,最后走向城市。

再看看马来西亚的尼帕病毒是怎么传出来的:马来西亚人把养猪场,建在了蝙蝠栖息地的旁边,蝙蝠吃了水果,水果被病毒污染后掉到了猪圈里,猪吃了以后染病,又再把病毒感染到人……

这所有的一切都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应该心存善念。

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是脆弱无比的。

大自然也是公正公平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天你贪吃了野生动物,也许你能够侥幸逃过法律的追罚,但却难逃大自然的惩罚。

大自然是博大的,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但大自然也有一套规则,大自然用它的规则主宰世间万物,这规则我们可能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并且左右着天地万物。

如果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则,就会遭受到大自然应有的惩罚。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神明就是指大自然。

人只有敬天敬地,才能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对大自然,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如果没有善念之心,迟早会犯大错误,迟早会面临大自然的大惩罚。

大自然一旦发怒,人类将会无法承受。

如果没有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经济再好,再有钱,结果还是可能是一场空。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大自然面前,在大宇宙面前,人类只不过是宇宙不起眼的一粒尘埃。正因为大自然如此神奇而伟大,人类在山洪海啸、地震火灾、瘟疫等天灾面前,才常常显得如此无力。

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要懂得遵守规则,敬畏大自然,敬畏世间万物,人类并不能凌驾于世间万物之上,人只有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平平安安。

2.学习的价值

大家可能都想过这样的问题:读书这么辛苦这么累,为什么要读书啊,不读书还不是可以,我听说某某某没读多少书,却赚了多少钱,有时候都在怀疑自己要不要继续读书?到底要不要读书呢,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当各大媒体把“武汉疫情”情况公布于众的时候,看到那些不断增加的触目惊心的数字以及网上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人人惶恐不安,家家大门紧闭,昔日喧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这样的时刻,电影明星、歌星、网红都显得那么暗淡无光,甚至平时充满吸引力的电视剧、动画片、手机游戏都不再充满诱惑力。此时,我们最期盼的是医术高超的救星出现,让大家回归以往的安全……

当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一道金光透黑压压的乌云直射下来。阳光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无限的希望,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谁才是我们应该追捧的大明星,谁才是孩子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术,20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多岁赴英国进修,60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80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赶到武汉,与“冠状病毒”战斗,着实令人佩服。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所以你们必须好好学习,要做一个像钟教授那样有知识的人,这是国家对你们的期望,也是你们对自己的人生应负的责任。

3.感恩

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广大医护工作者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义无反顾地战斗在疫情的最前线,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英雄,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他们是拯救生命的天使,也是生活中的人妻人母、人夫人父。处在疫情防控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接,他们冒着极高的被传染风险、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态展示了医者仁心、人间大爱。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得知疫情之后,第一时间奔赴疫情中心武汉。84岁,一个安享晚年的年龄;84岁,可以说是一个肩不能挑、水不能扛的年龄。但是,可敬的钟院士却义不容辞的接下重任,扛起责任,奔赴前线。感恩钟院士,同样的,也感恩跟他一起前往的专家团队们。

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品质是长久的。感谢这个可爱的社会,感谢这些可爱的人,是他们,让我们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向他们致敬。

三、疫情带来的应激反应

所谓应激反应,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通常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两大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起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大家回想一下,在疫情中、现阶段,你们是不是也出现以下某些变化呢?

生理变化

身体上可能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问题(头部、肩颈、腰背等);消化系统可能腹痛、腹泻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问题(胸闷、多汗、发冷、颤抖、肌肉抽搐等);或者出现饮食问题(无食欲或食欲升高)和睡眠问题(入睡难、易惊醒、早醒、嗜睡等)

情绪变化

出现高频度、长时间的情绪波动,如焦虑和恐惧;因担心被感染会出现害怕的情绪;长时间不能外出、生活作息被打乱而出现的愤怒情绪,或出现乏力、情绪低落等。

认知变化

当你对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肺炎的症状过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pf/786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