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机

时间:2021/9/1 12:34:01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医院治未病中心“三伏贴”“三伏灸”开始预约了······

三伏天,处于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一段日子,此时天气温度最高而且闷热、潮湿。三伏天的“伏”指的是“伏邪”,也就是“六邪”中的暑邪,分为头伏、中伏、末伏。

冬病夏治,是指针对那些在冬季易发、易感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其冬季易感、易发的几率降低或是症状减轻,是祖国医学“整体观”及“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冬病夏治一般都选择在三伏天进行,主要原因是顺应天时“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人体阳气也最旺盛,气血经脉运行充盈,选择此时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以起到温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络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之三伏贴,即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的一种。主要是将特制的中药药膏,放置于特定腧穴而起到温补阳气、祛邪散寒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已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绿色选择。

冬病夏治之三伏灸,是通过艾灸刺激人体穴位可以扶助阳气,增强抵抗力,使疾病少发作甚至不发作。我中心目前开展的三伏灸有督脉灸、龙凤平衡灸、隔物灸、化脓灸、艾灸盒灸。

督脉灸

艾灸床灸

艾灸盒灸

小儿电温灸

隔物灸

化脓灸

(1)肺系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节等。

(2)消化系统疾病:

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

(3)妇科及乳腺疾病:

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人群。

(4)风湿骨病:

关节痛、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5)小儿疾病:

小儿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冒、免疫力低下等。

(6)阳虚体质人群:体虚怕冷人群

(7)各年龄段的亚健康人群

禁忌症:

1.皮肤有破溃、感染、溃疡、等疾病者禁忌三伏贴及三伏灸治疗;

2.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和大血管附近慎用三伏贴;

3.孕妇、糖尿病患者慎用三伏贴及三伏灸,孕妇少腹部禁灸;

4.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慎用敷贴;

5.高热、有出血性倾向、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者,不宜用灸法。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应尽量避免施灸;

6.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三伏贴及三伏灸。

注意事项:

1.贴敷及灸疗当天不宜洗澡,局部避免见水,同时注意避风;

2.儿童每次贴敷时间为1-2小时,成人每次贴敷4-6小时,贴敷过程中应视贴敷部位皮肤具体反应,及时取下;

3.贴敷期间,不宜食用发物(如鸡、虾、蟹、韭菜等),忌食生冷、辛辣及肥甘厚腻等刺激性食物,注意清淡饮食;

4.若贴敷后局部出现水泡,应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医院处理。

伏前贴:7月1日--7月10日

初伏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贴:7月21日--8月9日

末伏贴:8月10日--8月19日

加强贴:8月20日--8月29日

具体预约:

中医总院:(双溪西路号)

门诊三楼名中医馆东侧治未病中心,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

上午7:30—11:30,

下午14:00—17:30。

预约-

稿件来源:治未病中心张鑫

审稿:治未病中心曹树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zl/1082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