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味道的屁,可能是肠癌信号这5个症状更

时间:2021/10/23 14:35:22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你放屁!」

「你才放屁!」这种对话常见于两人互怼中,表达对对方的不屑一顾。当然,还有为了掩盖真正「放屁」时的尴尬故意栽赃。△电影《朱诺》讲真,对于屁这种气体,我们都太不以为然了,但有时这种屁大的事,还真可能就是晴天霹雳的「大事」?最近,小爱看到一个新闻报道:一名27岁的公司白领晓敏,动不动就放臭屁,一天能有几十个。她还经常腹泻腹痛,一开始还以为是饮食问题导致的肠胃不适,没太在意。父母发现了她的异常后,敦促她去看医生。医院后,医生问及最近饮食情况,是否有吃比如大蒜或者豆制品。晓敏回答”没有“。而后医生给她开了肠镜及CT单子。肠镜检查发现晓敏「大肠里有东西」,三天后,病理化验结果赫然写着——肠癌Ⅲ期——案例来源

医院、三甲传真放屁,这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居然和肠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每天排气不断的我们其实是在肠癌危险边缘来回试探?

今天,让我们揭秘「屁大点事」!

要想知道屁跟肠癌的关系,得先从科学上了解「屁」。

在医学上,放屁被称为「肛门排气」,听起来是不是洋气多了?

正常人每天都会放屁10-20次,约排出-1ml的气体。没达标的小伙伴也不要紧,很多是在你不知不觉中释放的。

△热影像仪下屁の形态来源:Giphy

屁的来源有二。

一是我们吞咽过程中偷偷溜入的气体;二是肠道菌群利用人体未消化吸收的食物进行发酵分解产生的。

这些气体会随着肠蠕动向下运行,从菊花处释放~噗~

所以,如果某一天,你发现自己「噗噗噗」个不停,很可能是因为:

1.吞了太多的气

狼吞虎咽、边吃边说话等不当饮食方式会导致吞咽更多的空气,一部分成了「嗝」,一部分就成了「屁」。

你以为人畜无害的口香糖也是「造屁小能手」哦。它不仅让人无意中吞咽了更多空气,而且木糖醇等甜味剂无法被人体完全吸收,肠道菌群发酵后就容易生成臭气。

2.吃了「造屁」食物

比如红薯、土豆、洋葱、豆制品、洋葱、大蒜、卷心菜、西兰花、碳酸饮料等都是易产气食物。

3.吃得太多或者消化不良

我们每天吃的各色食物,有一部分是无法被消化和吸收的,它们顺理成章成为了肠道菌群的营养来源。肠道菌群大吃特吃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气体。

来源:Giphy

4.肠道菌群紊乱

当我们体质变弱或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时,肠道内产气肠杆菌就会大量繁殖,使得肠腔内气体增多。

那生人勿近的臭屁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旦摄入太多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细菌分解蛋白质时就会释放更多的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此时屁堪称生化武器了。

如果是吃了较多的高淀粉食物,如薯类,细菌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时可以说自带扩音音效。但没啥臭味,尾气排放合格。

民间传言「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就是这个理~

总之呢,屁多屁臭一般没大啥问题,唯一让人困扰的是在释放之前,你永远猜不到是响屁还是闷屁(薛定谔的屁?),电梯里平地一声雷,着实有点儿「社死」。

先给屁多或屁臭的朋友们「洗白」一下:

屁多或屁臭,不是肠癌的临床表现,更不是必有的表现。

不过,有小伙伴表示网上看到有不少自媒体文章特别指出放臭鸡蛋味和血腥味的屁,预示可能罹患肠癌,这是真的吗?

某文章是这样说的:

在患有晚期肠道恶性肿瘤时,由于组织糜烂,细菌捣鬼,蛋白质腐败,会产生臭鸡蛋味的屁;癌变组织溃烂也会引发出血,产生血腥味的屁。

文中所说的臭鸡蛋味来自于肿瘤糜烂组织的说法纯属臆测。要知道臭鸡蛋味儿的屁多了去了,但凡高脂高蛋白摄入过多,「噗噗」的味道也是臭鸡蛋味儿的呢~

「血腥味的屁」确实可能意味着肠道出血。但不能简单粗暴地跟肠癌挂钩,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也会有这种情况。

再说了,味道是一种主观的嗅觉体验,很难量化和准确表述。

国外有一种叫「嗅癌犬」的狗,经过训练后,它们能通过患者的尿样或排出的气体,嗅出恶性肿瘤的踪迹,准确率高达97%。

不过,我等凡夫俗子没有超常的灵敏嗅觉,还是别「闻味识癌」了吧~

△嗅癌犬黛西曾帮主人发现乳腺癌

如果真害怕被肠癌盯上,那屁多屁臭不是关键,重点还要看是否有伴随着其他典型症状。

相关新闻将屁多跟肠癌捆绑报道,主要还是为了博取眼球而断章取义,「腹泻腹痛」症状反而被弱化了。

结直肠癌,传说中「富贵病」,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在咱们国家的发病率一直在攀升。

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癌症中位居第3;年,已经跃居第2了(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在一线大都市,大有超越肺癌成为新「癌王」之势。

△年我国常见癌症新发和死亡人数排名

我国直肠癌患者最集中的年龄段为40至59岁,近年来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据报道,最年轻的肠癌患者仅17岁。

来源:健康界

早期肠癌通常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即使出现了危险信号,殊不知还有痔疮、肠炎等小弟为肠癌打掩护,让人掉以轻心。出现了以下几个症状,一定要警惕起来。

便血

便血是?肠癌的早期症状,但不是大肠癌的特有症状。内痔、肠息肉、溃疡性结直肠炎等许多疾病也都有便血症状。当血色暗红,排粘液便,经药物治疗无效,就应该警惕有肠癌的风险。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正常排出的便便呈圆柱形,假如肿瘤在肠腔内,压迫便便,那么排出的便便会变细,形状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排便次数可能增多,但排便不多,有时会排出?些粘液、血液,也有的可能出现既便秘又腹泻的情况。建议养成拉完粑粑后回头看一眼的好习惯~来源:Giphy

腹胀、腹痛

由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不适部位一般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甚至表现为无规律的绞痛。

腹部肿块

大肠癌的癌肿发现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腹部肿块,其发生率约为48%~80%,肿块坚硬,大小不等,也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贫血、消瘦

随着肿瘤扩散浸润加重,肿瘤表面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可导致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如果出现?缘无故的消瘦,就要警惕了。

研究发现,70%的散发性结直肠癌(即非遗传性结直肠癌)与生活习惯有关,且66%-78%的结直肠癌可以通过健康生活习惯避免。

以下是根据今年1月份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整理的预防建议,一起瞅瞅~

别胖,胖是万恶之源

腰腹部堆积的脂肪会引起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状态可诱发癌症(不仅仅是肠癌)的发生。根据年WCRF/AICR报告,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kg/m2,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cm,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WCRF、AICR,即世界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红肉和加工肉类虽美味,切勿贪吃哦

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g,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g,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和12%。

来源:pexels

喝酒没有安全剂量,能不喝就不喝

饮酒是肠癌的危险因素。WCRF/AICR报告纳入了10项研究,发现日饮酒量每增加1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另外,喝酒不存在安全剂量,别再用少酌怡情找心理安慰了。

别让一时烟瘾断送一辈子的幸福

吸烟是肠癌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使用烟草已知会导致10种以上的癌症,吸烟者患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

来源:pexels

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全谷物

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膳食纤维是我们的消化道「小卫士」,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垃圾的沉积,降低肠癌的发生概率。

减少久坐,这可能是个离死亡最近的姿势

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流循环不通畅,影响肠道蠕动和代谢,也增加了粪便中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时间。

其实,相较于更多悄然使坏、发现时已是晚期的癌症,肠癌应该是个按照套路出牌的(有手段可预防)、发展温吞缓慢(有时间预防)的癌症了。

临床数据显示,90%以上的肠癌都是由腺瘤性肠息肉发展而来的,而且从腺瘤到肠癌的进展期长达10-15年,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机会对肠癌围堵截杀。尽早发现后,在内镜下摘除腺瘤可预防75%的结直肠癌。

△从腺瘤发展到肠癌的过程

怎样发现早期肠癌?别只盯着几大症状看,做针对性筛查受益更高。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专家共识》推荐结直肠癌筛查人群为40-75岁一般人群。

如果害怕肠镜的「爆菊」之苦,不如用一坨粑粑见分晓?

华常康-无创肠癌筛查基因检测利用人的粪便作为检测样本,提取其中脱落细胞包含的DNA进行检测,即可了解肠癌风险。

华常康的腺瘤灵敏度为65%(腺瘤,即良性肿瘤/息肉);肠癌灵敏度高达90%。这就意味着,只要按时做筛查,及时发现并切除掉息肉,就可以大大降低患肠癌的风险。

一个「早」字,一念之间,免受挨刀之苦、金钱之失、性命之忧。快来~给我一坨粑粑,及时阻断可能的风险吧,检测出阳性者,还有肠镜诊断补贴哦~↓↓↓

6.20父亲节

当父亲节遇上,

送给他一份肠癌早筛检测,

为他的下半生健康增加一份保障,

何尝不是一种温情的选择。华大基因华常康无创肠癌早筛,不用做肠镜,就能了解肠癌患病风险,日常销售价:元,父亲节优惠价:元,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zl/1120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