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因外邪或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还可伴发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贫血,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腹泻时,机体不但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还会丧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钠、钾、钙等。如果丢失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酸碱中毒。慢性腹泻时常可伴有反复腹痛、消瘦与腹部硬块等症状。
1、治疗
病理分析
中医认为,腹泻病机多为脾胃虚弱、肝肾不和、肾阳虚衰而引起。脾主运化,胃主收纳,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收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久病及肾,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至泄泻。
治宜温中散寒、清热利湿、消食导滞、疏肝健脾及温补脾肾为主。灸法温中散寒、温经通络、温养肾阳,成为治疗腹泻的首选治疗方法。
灸疗方法
一、用“腹泻灸”和“穴位灸”同时治疗
腹泻灸:腹泻灸由自动发热体和热熔药膏组成,其主要药物成份有:吴茱萸、肉桂、丁香、肉豆蔻、荜澄茄、香附、胡椒等,将腹泻灸贴敷于神阙穴用以治疗腹泻。
1、急性腹泻:每日1贴,4天1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
2、慢性腹泻:每日1贴,4天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停止使用1天,一般通过4个疗程的治疗,可有效控制腹泻的复发。
穴位灸:对脾胃虚弱者加贴双侧足三里穴,对久病体虚者,加贴双侧脾俞穴、肾俞穴。使用穴位灸时,先用适量艾摩膏按摩以上穴位,待艾液吸干后再贴牢穴位灸。每日每穴一次,每次4小时。
二、穴位解读
1、神阙穴为治疗要穴,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岐”之穴,内通外联,承上启下,灸之可温补脾胃、扶正祛邪、培元固本。
2、足三里穴为调理脾胃重点穴,健脾强胃、除湿止泻,且能补虚。
3、脾俞穴、肾俞穴补益脾肾,调理后天之本。
三、专家建议
腹泻者勿乱服抗生素。很多腹泻是由病毒或饮食不当所致,对这样的腹泻,抗生素非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加重症状。腹泻者尽量少吃腌制的菜,它们大多含有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消化功能失调者食用后症状会加重。
2、腹泻的灸疗案例周先生25岁河南周口人
周先生因反复腹泻伴腹中闷痛已3月余,每日大便数次至十余次。最初患者未予重视,拖延一周后才开始治疗,但效果始终欠佳,并出现脐周闷痛,大便次数增多,略溏,滞而不粘,不臭,有大便不尽感,且口干苦,口气大,总觉得口干。同时,肠鸣音特别响,排气较多,吃一点就觉饱了,但很快又觉饥饿了。医院诊治,接受中西药(具体不详)治疗,治疗七天后开始有所好转,大便由之前的每天三至五次降为每天二至三次,但是继续治疗了二十多天后再无改观,还是每日大便三次且不成形,至此患者也没再做治疗。直到一次同学聚会谈起身体不适,周先生把病情告诉了同学,同学听后极力推荐使用灸贴贴敷治疗并一再强调自己及家人腹泻时也使用该灸。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周先生在同学的带领下买了一个疗程的腹泻灸和穴位灸,使用三天后大便由原来的每天三次降为每天两次,也逐渐地有了形状,使用一个星期后大便改变为每日一到二次,形状基本正常,一个疗程下来所有的症状完全消失,周先生又买了一个疗程进行巩固治疗,至今大半年多了都没有复发。
—THEEND—
关爱健康,呵护最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