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6日晚10时左右,扶余市第二实验学校部分学生陆续发生呕吐、腹泻反应,现将检测情况发布如下:
1、为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先后进行两次实验室检测。所有检测报告松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进行存档。
5月21日,按国家检测标准,经过对24份水样进行检测,发现其中22份水样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均超标。经省、松原市和扶余市疾控、卫生监督、临床三级专家结合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卫生监督、临床观察等综合分析,事故原因认定是由水污染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了回应广大学生及家长对隐匿水源是否重金属超标问题的关切,5月23日,松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扶余市第二实验学校使用的隐匿水源进行了采样化验,结果于5月26日17时正式检出。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中规定的项目,此次共检测指标35项。其中,检测感官性状指标4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均合格;检测理化指标27项,其中铁、锰、铜、锌、砷、汞、铬(六价)、镉、铝、铅10项重金属指标和总硬度等17项理化指标均合格;检测微生物指标4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均不合格。
此次检测结果进一步认定事故是由于扶余市第二实验学校使用隐匿的自备水源被污染导致的一起水源性、食源性急性胃肠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排除重金属超标引发的学生中毒。专家确认,病情可治、可控,且不会有后遗症。
2、市委、市政府继续对患病学生全力展开救治工作。希望广大学生及家长不要偏听偏信,一定要相信科学,对症治疗,及时救治,确保学生早日康复。
附:检测报告
来源:扶余发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