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宝安教授华中农业大学
仔猪下痢长期困扰猪场,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导致死亡外,还能导致仔猪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止,饲料报酬低等,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
一、仔猪下痢的原因
仔猪下痢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是以春季和冬季多发,仔猪下痢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猪场发病原因也不同,在治疗时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仔猪下痢的原因主要是:生理性下痢、营养性下痢、应激性下痢、母乳中脂肪含量过高引起的下痢和病原性下痢5种。病原性下痢又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3种。鉴别要点如下:
(1)生理性下痢:
1、发病猪日龄在14日龄内;2、母猪乳汁偏少;3、体温正常;4、如果没有病原继发感染,死亡率低。
(2)营养性下痢
1、粪便颜色发黄;2、粪便中带有酸味;3、仔猪贫血;4、产奶量高的母猪所产仔猪断奶后下痢比产奶量低的母猪所产仔猪断奶后下痢少;5、体温正常。
(3)应激性下痢
1、大小、不同阶段的猪均可发生应激性下痢,受到应激影响后会立即发生;2、猪只在转群或换料前正常,转群或断奶后下痢;3、粪便颜色大多为灰白色;4、体温一般正常。
(4)母乳中脂肪含量过高引起仔猪下痢
1、母猪过肥;2、体温、但精神食欲正常;3、粪便为白色稀粪,表面发亮、粘稠、水不易冲走。
(5)病原性下痢
1、细菌性下痢常见的有: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螺旋体引起的猪血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副伤寒。
2、病毒性下痢常见的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流行性腹泻(PED)、猪轮状病毒(PV)等。
3、寄生虫性下痢常见的有:球虫、鞭虫、结节虫、类圆线虫病等。
二、仔猪不同病原下痢鉴别诊断:
红痢(梭菌性肠炎):1—7日龄多发,最急性1日龄发病,体温升高;最大最健康的仔猪症状明显,出现症状基本%死亡;最急性四肢划动,虚脱,粪便黄至红色。
大肠杆菌(黄痢):3—7日龄多发,发病越早,死亡率越高,可达95%—%;仔猪发病后严重脱水,无呕吐,腹部苍白,肛门有黄色稀粪,黄色稀粪有气泡,内含凝乳小片,恶臭。大肠杆菌(白痢):10—30日龄多发,一窝仔猪陆续发病,发病时日龄越大,死亡率越低。潮湿季节多发;灰白色粥状粪便,有气泡。腹泻逐渐发生,散布慢。
传染性胃肠炎:7—10日龄多发,小于10日龄发病仔猪死亡率近%,大于4周龄发病死亡率0-20%;发病仔猪呕吐、腹泻、脱水;粪便淡黄白色水样,有特殊气味。
流行性腹泻:各年龄猪均易发生,发病日龄越小的仔猪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发病仔猪死亡率达50-%;发病仔猪水样腹泻,呈喷射状,淡绿色水样稀粪,有的食后呕吐;母猪、肥猪亦可发病,但死亡率低,传播速度比传染性胃肠炎慢。
轮状病毒:1-5周龄均可发生,死亡率较低;寒冷季节多发;偶见呕吐,腹泻、脱水、水泻或糊状。
球虫病:小于5日龄不发病,7日龄多发,死亡率一般较低,如有其他病并发感染则死亡率高达75%;发病仔猪消瘦、被毛粗乱、排稀粪、灰黄色水样稀粪、恶臭。
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方法,但是公认的方法是保证猪场的生物安全;注意猪舍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对母猪进行免疫;对母仔猪进行药物保健;对症治疗等方法。
哼哼解读:通过姚宝安教授对仔猪下痢临床鉴别诊断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病因引起的仔猪腹泻在发病时间、发病症状、死亡率、粪便的颜色、气味等是不同的,我们要仔细观察,鉴别诊断,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仔猪腹泻的防治。
文章源自哼哼会新南方培训学院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