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说一说小儿四病之一的“腹泻”。许多刚刚当上妈妈的女性,在看到宝宝拉稀、呕吐的时候就往往乱了阵脚,病急乱投医。
请输入标题bcdef
说起腹泻,不能不提到我们的胃和肠。了解食物是怎么被消化的,妈妈就知道宝宝为什么会腹泻了。
当宝宝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肠道就会预警,就是所说的加速蠕动。加速蠕动会怎么样呢?胃和小肠的消化液都来不及将它们吸收,就直接甩给了大肠。大肠也很无奈——“小主人对不起…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我蠕动得太快了……”——这些食物的水分都没有被大肠吸收掉,就被大肠给“蠕动”了出去——形成了带着很多水的大便,俗称拉稀,学名腹泻。第二点,当肠胃受到这些强大的“食物”的刺激,会加快蠕动。加快蠕动会怎么样?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请输入标题bcdef
想象一下你在一架跑得飞快的马车上,那感觉是不是快吐了?肠道就和马车一样,正常状态下,都是“慢悠悠”的,当遇上“劫匪”的时候就会快马加鞭——颠簸起来可不就吐了吗。
把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想成“刁民”,大部分的刁民被“拉稀”的形式排了出去,剩下的一些老弱病残被胃给原路“吐”了出来,就是常说的“呕吐”。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请输入标题bcdef
总的来说,当胃的消化不好的时候,会呕吐;肠道消化不好的时候,也会腹泻。而呕吐和腹泻是好兄弟,经常手牵着手在宝宝的身体里“玩耍”,它们快活了,宝宝就难受了。
开头已经说了,千万不要因为宝宝腹泻就乱投医。所以比起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别踩到误区: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误区一、着急止泻
当肠道黏膜受到刺激,不管是细菌感染还是非细菌感染,“腹泻”都是肠道的一种自我保护,不管是拉稀还是呕吐,都是肠胃排出有害菌的过程。止泻药麻痹了肠胃的“反应功能”,让这些有害菌继续残留在体内只会对肠胃黏膜造成更大的损伤。
误区二、乱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了,抗生素在消灭你体内害菌(敌军)的同时,把能维持你肠道健康的益菌(友军)也杀了。但凡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宝宝非感染性腹泻,(着凉、饮食不当、对一些食物过敏)完全不要用抗生素!如果是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性肠炎。另,感染性腹泻一般会伴随发烧和呕吐症状,大便呈蛋花状)可以使用抗生素,但一定要在抗生素使用过后的两个小时补充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
误区三、大便次数多、大便稀就是腹泻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比较高,可溶性纤维素会有轻微腹泻的作用,导致宝宝大便稀,次数多,这都是正常现象。一天中,排便最多可达6-12次,最少也可有3-4次。如果婴儿进食正常、大便化验正常,他的排便是属于正常状态的。
怎样预防和治疗宝宝腹泻?
由于宝宝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腹泻,如果出现腹泻,需要及时预防脱水、及时补充营养,可以少量多次给宝宝喝一些淡盐糖水,如米汤,苹果汁,如果宝宝四小时内没有排尿,就要及时就医;另外不要使用抗生素。
平时预防,则要避免宝宝受凉、不要吃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是人工喂养,需将配方奶换成无乳糖的配方;另外益生菌的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活菌一号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含量最高,可以切实提高宝宝的肠胃蠕动能力,保护宝宝的肠胃黏膜不受有害菌的侵袭,并且还可以提高宝宝的食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