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20:20,等你哦。
我的私人(长按复制)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
最近不少家长问我关于孩子腹泻的问题,看完这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之前,有这样一个报道:
一开始,孩子的家长认为是普通腹泻,没想到1岁宝宝竟然腹泻了天,每天最多要腹泻三十几次,少则十几次!
一个滑溜溜、粉嘟嘟、胖乎乎的宝宝,转眼虚脱成老头儿,中间还出现了腹泻脱水昏厥!
判若两人
那我们平时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腹泻?
什么时候要及时就医?
发烧的腹泻和不发烧的腹泻,又怎样判断病情呢?
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的补液盐要注意什么吗?
今天一定要看清楚了!
宝宝腹泻怕致病原,但最怕误判!?容易腹泻的宝宝有哪些?
①吃了脏东西或被细菌感染的宝宝。
②被病毒感染的宝宝,如轮状病毒会导致腹泻。
③饮食不当的宝宝,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颗粒,不伴发热,偶有呕吐。
这类宝宝多是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大便检查往往正常,调整饮食或改变环境即可纠正。
④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过敏性腹泻,在进食一定食物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会有反复,与进食明显相关。
?腹泻最怕误判
腹泻一般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但腹泻不只是便便稀!
①看性状:便便突然变得又稀又软。
②看频率:便便次数比平时多2-3倍。
注意:只有①+②同时出现,才可以说宝宝腹泻了!
也就是说,宝宝便便稀软,但次数和平时差不多,就不是腹泻;次数增多,但便便性状没有稀软,也不是腹泻!
在6个月至2岁婴幼儿中高发,一岁以内的宝宝多见。
发烧和不发烧的腹泻,就医症状有讲究!发热在先,并且有呕吐症状的腹泻,多为病毒、细菌等感染性腹泻。
发热呕吐后,第一次排便未必是腹泻,但紧接着就会出现腹泻。
?发烧的腹泻
①需及时就医的症状:
体温高,上吐下泻,精神状态不佳等。
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有脱水症状,医院,即使半夜也要去。
②不需及时就医的症状:
体温高,上吐下泻,大便稍带血,但不脱水、精神状态好。
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深夜,可先退热、防脱水,医院。
?不发烧的腹泻
①需及时就医的症状:
腹泻次数明显增多,同时大便几乎呈水状、眼睛塌陷,嘴唇发干,脱水并且4小时内无尿,大便明显带血。
去医院时,还要带上有血的大便。
②不需及时就医的症状:
腹泻次数逐渐增多,呈水状,大便带少量血,但孩子能喝水,并且有尿。
③可在家观察的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便便性状有点稀,或都是稀的,但要在家防脱水。
无论哪种腹泻,都要懂脱水的早期表现!①连续4个小时没有排尿。
②口腔黏膜比较干燥。
③哭的时候没有眼泪,尿量少等。
这些都是脱水症状。
如果孩子不吐,可以喂口服补液盐,或临时喂糖盐水(1升水加3克食盐和18克糖)。
如果呕吐严重,不能进食,医院输液,否则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腹泻脱水,后果严重,能防吗?分不同情况,少量多次补液或补液盐!
?无脱水症状
从腹泻开始,宝宝就需要口服足够液体以预防脱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
2岁以下宝宝给予50-ml,2岁以上宝宝-ml,少量多次喂,直到腹泻停止。
如果宝宝呕吐后,暂停10分钟后再喂,且要喂得慢些。
不必禁食。母乳喂养的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其他喂养方法的可吃一些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稀饭。
?出现轻度脱水症状
口服补液盐,50ml/kg。
口服补液盐4小时后,如果脱水症状没有好转,尿量少,腹泻次数多,或严重频繁呕吐,则为重度脱水。
?已是重度脱水
需静脉补液。
无严重频繁呕吐的宝宝,同时口服低渗补液盐ml/kg,直到尿量明显增多。这时停止静脉补液,继续服用口服补液盐到治愈腹泻。
国内市场目前只有2款成人和婴幼儿共用的口服补盐液:口服补盐液Ⅱ和口服补盐液Ⅲ。
PS:在一般药店不太容易买到,医院开才行。
口服补盐液Ⅲ可以按照说明指示使用,口服补盐液Ⅱ给儿童使用时常规需要稀释1.5倍。
合理的药物治疗。①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毒性细菌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可选择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补锌治疗。
锌可以缓解5岁以下宝宝腹泻并缩短病程。
腹泻时,0-6个月宝宝每天10毫克锌;6个月以上宝宝每天20毫克锌,可以补充10-14天。
②如果是细菌感染,根据大便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此外,除了腹泻,大宝宝会说腹痛。宝宝肚子疼可能是由体质原因引起的:
①宝宝体弱。
②对某种事物过敏导致腹痛。
③缺钙性肚子疼,只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钙质就没事了。
这篇关于宝宝腹泻的干货对你有没有帮助呢?看完之后记得分享出去哦,还有其他育儿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END-
转载自: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打造的母婴知识平台,百名儿科医生及育儿专家入驻提供权威内容支持,您想知道的产后母婴护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过敏防护、成长发育、宝宝疾病等,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转载请联系原账号授权。
☆
更多小盒妈『原创文章』下列蓝色字体查看
打不得、骂不听,孩子发脾气、摔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些东西你放在家里视若珍宝,却险些成为杀害孩子的毒药!
内容转载自
科学家庭育儿了解更多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卡泊三醇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