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首届ldquo最美乡村医生r

时间:2018-6-27 19:28:38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鱼台县首届“最美乡村医生”评选活动由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县妇联、县卫计局联合举办,旨在通过深入寻找、发掘、宣传有代表性、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对奉献卫生计生事业的先进事迹给予褒扬和鼓励,激励全县广大医务工作者敬业勤业、开拓创新,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评选标准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乡村医生证书,在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满5年的乡村医生。常年扎根农村基层,热情为群众服务,确保群众医疗、用药安全,未发生过医疗事故。

  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经广泛宣传发动、申报推荐及评选委员会审核,共确定“最美乡村医生”候选人27名。

  即日起,活动进入“大众评审”阶段,请广大市民   1、本次投票在县政务   2、候选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可多选!

  3、   4、投票时间:年10月20日至11月4日下午5时。

  5、监督—

  谁是您心目中的最美乡村医生?请投下您宝贵的一票!

1、王庆民

▎干一辈子医,行一世的好

  王庆民,李阁镇焦堂村卫生室医生。年被评为镇先进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王庆民经常在辖区内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防保所下达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新型合作医疗的优越性。经常为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筛选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肢残疾、精神残等慢性病人。定期为他们检查,建议治疗和康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血制度,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

2、王继堂

▎扎根乡村四十年大爱无言映丹心

  王纪堂,中共党员,大学文化,60岁。近年来,王纪堂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乡村医生”、“济宁市优秀乡村医生”、“德医双馨,百姓满意乡村医生”、“鱼台县优秀共产党员”、“鱼台县十大孝贤人物”等系列荣誉称号。

  42年来,王纪堂多次放弃招工、经商外出发财的机会,扎根湖区,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患者服务。经王纪堂抢救的危重病人上千例。他治病不管远近、有求必应,不论贫富,有病必治,医疗费能减就减、能免则免,他用自己无私的行动和一颗拳拳爱心,在老百姓心中竖起一座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丰碑,被人们称为“活着白求恩”、“当代活雷锋”。

3、王祥领

▎80后村医,为村民服务的脚步不停歇

  王祥领是一位80后,从卫生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罗屯镇沈集村当起了一名乡村医生。

  记得一个下大雪的晚上,本村村民王常学的家属匆忙来叫他赶紧去,到后他发现王常学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初步检查怀疑急性脑卒中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他一面给患者家属说明病人很危险,医院进行抢救,一面拨打。患者子女都不在家又没有多少钱,医院抢救办理手续并垫付了所有的医疗费,病人家属非常感激。

4、王尊灿

▎用好医术为乡亲服务

  今年51岁的王尊灿是王庙镇小王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20多年来,王尊灿急病人所急,默默奉献,不论刮风雨雪,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病人的医疗费,有医院转诊救治。

  王庙镇小王村村民张瑞华患肾病8年了,王尊灿医院看病,等病情稳定之后,王尊灿定期到家里查体,叮嘱用药和饮食习惯。在王尊灿悉心照料下,村民张瑞华的病情一直很稳定。现在,村里的孤寡老人较多,不管哪位老人得病看病,都来找王尊灿。“王大夫医术好,对我们服务得好,平时一个电话就赶过来,我们很感谢他。”村里的老人们都这样说。

5、王磊

▎尽己所能为村民改善就医条件

  王磊,张黄镇吴马村卫生室医生,从事乡村医生工作32年。

  王磊同志不仅本职工作出色,而且在谋大局方面也表现出了较强的能力。他所在卫生室是由四个行政村,8名乡村医生合并组建。在组建期间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四室公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的要求。药品价格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病人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率先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统筹门诊报销,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6、尹西柱

▎心中装着老百姓的好乡医

  尹西柱生于年,是罗屯镇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普通医生,被村民称为“讲诚信、医术精、服务优、心中装着老百姓的好医生”,并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尹西柱为群众行医看病、卫生保健服务,执行24小时服务制,不分黑白天及天气好坏,有钱没钱都不辞劳苦、尽心尽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当地群众称为“诚实守信的好人,可以信赖的好医生”。

7、冯庆祥

▎自学中医,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治好病

  冯庆祥是鱼城镇中西北村的一名乡村医生,执业30年来,他勤奋好学,博采众长,多次到北京、南京、河北等地进修学习。年,被济宁市卫生局,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市中西医结合专业优秀乡村医生”。年6月,被中国基层医药卫生协会授予“百姓健康卫士”特殊荣誉奖。

  冯庆祥在工作期间,坚持学习,曾多次到北京随从国医名师沈绍功教授学习。在常见疑难病、不明原因的发热等病症遵从痰瘀同治、扶正祛邪、调肾阴阳的方略宗旨方面,深得沈绍功教授真传。年冯庆祥又到南京浮针医学研究所跟随符仲华老师进修学习用浮针疗法治疗疼痛,为解除乡亲们的颈肩腰腿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8、闫承锦

▎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

  闫承锦是谷亭街道八里湾村卫生室医生,在他的心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32年里,他用自己的医术热心为乡亲们服务。

  自从开始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后,闫承锦便为辖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上门随访。“这三个村的人大多都外出打工,白天找不到人,我们只有在晚上工作。”闫承锦说,三个村相隔一段距离,他都是晚上下了班后7点半到10点上门服务。由于村民分散,地方并不好找。闫承锦带着手电筒,一户户地上门确定信息。有的村民对政策不了解,闫承锦常常会吃“闭门羹”,但他并没有退缩,最多上门4次宣传政策。闫承锦说,他最幸福的时候就是通过他的治疗看到患者的病好了,这时他能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9、孙庆盈

▎学霸乡医孙庆盈

  孙庆盈今年41岁,鱼台县唐马镇卷棚楼村人,毕业于济宁卫校中专部。年取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考取了国家执业药师证书,成了一名执业药师,同行们都戏称孙庆盈是村医中的“学霸”。

  村民有了大病小病都来卫生室,村民到卫生室的首诊率达95%以上。首诊率的提高固然与孙庆盈的医疗技术水平有关,还在于他平时的健康教育。每年门诊量余人次,通过卫生院从省招标平台购进15万元的药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这些数字说明村民十分信任孙庆盈。

10、孙明喜

▎做人讲人品,行医重医德

  孙明喜,32岁,大专文化,是清河镇孙桥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

  他虽然年轻,但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的一句话是: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他从不为金钱所动,为钱丧德,从医13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接受吃请,进药也严格把关。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孙明喜还大力支持村两委工作,对村民提出的不明白、不懂的问题,竭尽所能给予解答。

11、杨钦修

▎爱心才是良药,写在乡间路上的人间大爱

  杨钦修今年46岁,是鱼台县老砦镇独山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自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28个春秋了。

  蜿蜒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他背着那个印满风霜的药箱,一步一滑地向患者家里走去,满身沾满露珠,脸上写满牵挂;漆黑的夜里,刚刚沉入梦乡的他又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一边忙着披衣一边推门而出,问询着病号情况急匆匆地往病人家里赶;整洁有序的诊室里,他每天平均要为几十名患者诊治,遇到孤寡老人、困难户他都力所能及的给他们减免一定的费用。

12、李家立

▎身残志坚帮村民走出健康路

  李家立,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年12月被县残联评为优秀残疾人工作者;年3月被县疾控中心评为优秀先进个人,张黄镇张集村乡村医生。

  有一年冬天,村里的病号多了,一晚上起了7次,一瘸一拐的走在泥泞的路上,回来打着冷战才躺下,还没有暖和过来,又被人叫走,有时候老百姓还不理解,认为两年了才喊一次,不多,可是16年里,余户人,都喊李家立是什么概念啊。“能在农村这个最基层医疗机构为全体村民服务,我觉得光荣,当病人处于高度昏迷情况下,因自己快速正当的处理,使病人转危为安的时候,自己内心感到莫大的荣誉感,虽然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比挣千万现金都感到高兴光荣,所以也打消了打退堂鼓的念头,这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李家立欣慰地说。

13、李敏

▎心系千家健康,病人的事比自己更重要

  李敏是老寨镇义和村卫生室负责人。该村有村民人,每家的健康状况,李敏都一门情。他在年医院评为先进个人,年获得全县乡村医生培训先进个人。

  他自从事乡医工作的第一天起,患者随喊随到。在平常工作中他给村民建档案,给老年人免费查体,到患者家中测血压、免费测血糖。他进药严格把关,坚持用国家基本药物,一律网上招标,从不私自网下购药。对老年、军烈家属重点关照,主动上门送医送药。

14、李敬伦

▎免费为困难户看病

  李敬伦是罗屯镇随海村的一名乡村医生,年被济宁市卫生局评为“济宁市优秀乡村医生”,年乡医培训中被评为“鱼台县乡村医生培训优秀学员”。

  记得年5月份的一个深夜,随海村低保户李秀春常年患有癫痫病,因受凉出现急性腹泻,情况十分危急,他得知情况后,及时赶到李秀春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患者家人十分感谢,又经过一星期的观察、护理与治疗得以好转,因患者家庭困难,他只收取了连成本费都不够的医药费。李敬伦还经常主动上门了解村民健康状况,为村民免费治疗、测血压、查心率、测血糖,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15、严寒

▎一颗红心暖农家

  严寒年毕业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唐马镇随庄村卫生室工作。14年来,他坚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参加国家医师考试,于年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在村支部书记的介绍下,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年被济宁市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年他被评为“鱼台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个人”。

16、吴洪光

▎自筹资金规范卫生室,无条件帮助乡亲

  吴洪光,张黄镇小吴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20余年。

  吴洪光自筹资金建立五室分开的规范化、标准化卫生室,为村民就医提供了宽敞、明亮、舒适的就医环境。刚开始给村民免费查体时,群众抵触情绪很大,没有健康意识,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没病不用查,得病就死”。有一个经常嗜烟、嗜酒的老年人,就是不查体,吴洪光接连两天给他做工作,最后说服了他,体检结果显示高血压、严重肝损害,医院复查,及时治疗,戒烟戒酒,逐渐恢复了健康,他以后不但成查体积极分子,还成了义务宣传员,两个行政村的老年人查体率每年都在90%以上。

17、张华文

▎群众安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张华文年9月进入鱼台县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陈庄村开了诊所,成了一名乡村医生。

  爱心是他行医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他对村里每户人家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几个小孩,谁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他都一清二楚。多年来,张华文先后减免了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对于大病患者和困难户更是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

18、张庆良

▎子承父业护安康

  张庆良今年46岁,是鱼城镇双庙村的一名乡村医生,年毕业于济宁市卫生学校,至今担任乡村医生。

  张庆良行医近20年,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父子二人都为了乡医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努力着……虽然有着艰辛、困苦、悲伤,但丝毫没有动摇他们坚守乡医岗位的信心。在村里张庆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呵护着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实践着一个普通乡村医生坚定的信念。

19、张庆轩

▎“活字典”执着守护乡亲健康30年

  张庆轩出生于年,自年至今一直在耿庄村卫生室工作。从医30余年,谁有高血压、谁患有糖尿病,谁心脏不好,谁患脑中风……虽然耿庄村是个拥有余人口的大村,但是,对于本村的常驻人口,都是什么样的健康情况,张庆轩却像个“活字典”一样,不用翻家庭健康档案,就能立马说出来。因为,他把村民健康牢记在心田。

20、张建

▎行医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张建是王庙镇海南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年获得县防疫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村民陈宜合、陈宜学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子女均远在外地打工,无人照顾,张建主动承担起来照顾老人的任务,带着仪器按时到家里为两位老人测血压,嘱咐用药事宜。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张建总是上门服务。还有,村民白天群在干活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摔倒沟里,左腿骨折,张建接到电话后,立刻打了,医院,找了大夫,安排住了院。

  “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良心上会过不去,行医于我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救助与守护。”张建说。

21、张景然

▎给贫困患者更多的关爱

  张景然出身于中医世家,年由清河镇巩庄村村委推荐进入村卫生所跟爷爷学医。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荣誉证书、年被评为鱼台县模范乡村医生、年获得鱼台县七十二孝贤奖。

  几十年来张景然一直认真执行前辈的行医理念,把一切方便让给广大村民,从没在病人家吃过一顿饭、喝过一口酒、抽过一次烟。张景然积极帮助贫困家庭,免费为贫困患者诊治,免收药费。同时,张景然根据农村多发病和常见病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提高了计划免疫水平,为村民健康作出了贡献。

22、陈宜亮

▎送医送药送健康,在需要我的地方发挥价值

  陈宜亮,李阁镇陈楼村卫生室医生,本科学历,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20多年。

  年1月份的一个夜晚,已是凌晨了,陈楼村一低保户常年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因受凉急性发作,情况十分危急,家人给陈宜亮打了电话,陈宜亮不顾一天的疲倦与寒冷,立刻起床赶到病人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因患者家庭困难,只收取了连成本费都不够的医药费。这些年来,陈宜亮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陈宜亮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

23、陈素玲

▎村民的健康天使

  陈素玲是王鲁镇陈年村卫生室室长,自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三十年如一日,常年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还积极配合镇卫生院做好预防保健、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等各项工作,积极应对各类卫生突发事件,并取得良好成效。她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医疗水平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24、宫延法

▎50年里把心交给了乡亲

  宫延法是老砦镇东里东村的一名老乡医,至今他已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50载。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年被鱼台县卫生局评为乡村一体化管理先进个人。

  在平时的诊疗中宫延法带领他的队伍做到小病不出村,医院转诊,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对老年人,孕产妇上门就医,办家庭病房,对五保户,困难户药费实行减、免、缓。对急诊病人转诊期间做到陪伴至上级医疗机构,直至脱离生命危险。

25、奚道胜

▎余村民的“家庭医生”

  奚道胜,李阁镇史庙村卫生室医生。

  在奚道胜的诊所,摞着十余本手写的“健康档案”。谁家大人打工去了,孩子身体不好?谁家老人留守在家,需要什么药?奚道胜都记得一清二楚。每次出诊,奚道胜总要带上一些对症的药品,顺道送给他们。奚道胜所在的村有余人,奚道胜誓为村民的健康把好门。他日复一日,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得村民的信任和爱戴。

26、郭长星

▎群众信得过的好乡医

  郭长星是鱼城镇中东北村人,是一名在农村医疗战线上工作了近30年的乡村医生。三十年如一日,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医疗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郭长星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做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他坚持向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通过自学和实践,他的诊疗水平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医生。

27、靳瑞保

▎不忘初心40载,只要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靳瑞保年进入七所楼卫生室工作,40多年来他立足农村,凭着崇高的医德,精甚的医术为了百姓防病治病、排忧解难,赢得了百姓的信赖和称赞。靳瑞保为本村2千余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定期随访,督促用药。定期开展知识宣讲,普及卫生常识。老百姓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工作中靳瑞保还积极帮助年青卫技人员,在他的带领下村卫生室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嘉奖。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费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zl/387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